从苏宁电器到卡巴斯基--半年的职场空窗期

引言

本文转载了学校的网络安全老师撰写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从一个营业员转变成一个病毒分析师的故事。本章节讲述的是老师从卡巴斯基辞职后的空窗期。

还想做病毒分析师

在我离职之前,我发现我那年还有几天的年假没有休,于是打算在走之前休满年假,所以那个7月,我申请休了5天的年假,加上双休的那两天,正好是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我就一直在珠海待着了。

总体上,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做病毒分析这一行的,毕竟这些年我在这个领域也是投入了这么多的心血,也是积累了不少技术经验。如果转行,比如做开发之类,那么很多知识势必要重新学习,因此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一定要继续做病毒分析,先试试珠海的公司,不行的话再看看临近城市的岗位。

M公司

当时我还是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实现无缝衔接的,所以在我回珠海休年假的第一天,正好看到M公司在招聘病毒分析师,于是我就把自己的简历发过去了。很快,我就接到了他们的面试电话。时隔两年,再次接受电话面试,我的信心其实还是挺足的,毕竟有卡巴斯基的经历在这放着呢。

电话面试的具体内容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我感觉对于病毒分析的技巧方面,我回答得应该还是不错的,我也讲了一些关于高级查杀技巧的东西,但我并不知道他是否理解了。除了常规知识,他也问了我一些诸如漏洞分析等拓展内容,由于我没太接触过这些,所以回答得就很一般了。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面试中他在旁敲侧击地问我,之前我们卡巴是如何收集最新的样本以及关于产品查杀的一些技术细节之类。我觉得他是想获取卡巴的一些机密,我自然是不可能透漏的,关键是我也不了解,只是很模糊地回答说每天的样本都是我们的技术支持给我们发过来的,或者是客户发来让我们分析的云云,然后电话面试也就结束了。

本以为这次绝对是稳了,在珠海的这几天我也一直在等待二面的电话,就没有再投别的公司。结果这一周都很安静,于是明白了自己并没有通过一面。当时感觉有点震惊,因为两年前我还没毕业的时候,参加的那几次电话面试好歹也都进入到了第二轮的部门主管的面试阶段,可这次怎么在第一轮就直接GG了呢?实在是想不明白。但生活还得继续,我回到北京继续工作,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段时间就没有再投简历,打算离职回到珠海以后,再全力找工作吧。

8月1号回到珠海,自己可以说是彻底断粮了,房贷压力也是巨大,必须要尽快上班了。我觉得既然M公司的病毒分析岗不行,那不如退而求其次,投一下该公司技术运营的岗位吧,这个岗位对技术的要求比病毒分析低一些,但也是需要应聘者具备分析能力的,并且还需要和客户打交道,给客户解决技术问题。我投了以后,很快就收到了他们HR的邮件,约了个时间,直接让我去他们公司面试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M公司,尽管它离我家不远,但是我却从来没进去过,之前仅经历过电话面试,这次能得到进入这家公司的机会,我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的。感觉这家互联网公司的整体环境还是不错的,但是员工的工位如果和卡巴相比就偏小了,而且也比较密集。我是在一家小会议室接受该部门主管的面试的,我大概介绍了一下我的情况,表达了我对于这个岗位以及这家公司的向往,还说我以前在卡巴做的是高级查杀技术的研究。本以为他会针对于高级查杀技术问我几个问题,但是他却只问我以前做的是静态查杀还是动态查杀,针对于这项技术具体的内容并没有问其他的,然后也就开始聊别的问题了。我感觉很诧异,于是我觉得M公司可能并没有采用类似于卡巴这样的高级查杀模块,所以才没有什么好问的。

突然想起两件发生在我还在卡巴时期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这样的,由于现在杀毒软件的个人版基本已经实现了免费,因此就需要在企业版上面做文章。很多大企业在采购企业版杀软的时候,往往也会货比三家,比如企业可能会拿出一大批未知程序,让各个杀软进行测试,看看谁的判断准确率高。当时我们卡巴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的技术支持收到企业的反馈,说国内的N杀毒软件将一大批word文档判定为存在宏病毒,问为什么卡巴没有报毒,是不是我们的产品有问题。技术支持将那些样本发给我以后,经过我的详细分析,发现这些都是干净的word文档文件,并不包含有宏。以防万一,我还让Seth帮忙看了看,他的结论和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些word文档被N公司误报了,误报原因未知。尽管我们的技术支持对于我的分析结果持有怀疑态度(毕竟国内友商报毒了),但是我敢肯定地说,这些就是干净的文件,不存在有宏。也正是由于这件事,我对于一些公司的杀毒产品,特别是查杀技术查杀规则,也开始抱有怀疑的态度了。

回到面试的那一天,这个面试官有的问题我能回答出来,有些过于深奥的,比如涉及内核,我也就不太清楚了。他对于我的情况似乎并不满意,在没什么可聊的时候,还问我“兔子”在卡巴过得怎么样。我先是懵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他说的应该是“渣兔”。面试官跟我说,“兔子”刚毕业时在M公司工作过,“兔子”刚入职的时候,就是他带着“兔子”一步一步地熟悉工作的,他对于“兔子”的能力很是欣赏。说当时有一种U盘程序,属于黑色产业的产物,就让“兔子”逆向分析该软件的原理,说兔子当时起早贪黑,没花多长时间,最后终于把那个程序分析完全了,因此他对于兔子的工作很是满意。我问面试官,当时“兔子”花了多久做出来的,他说一个月。我心里感觉很怪,不知道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在面试官的眼里也算是短时间,也算是对“兔子”能力的肯定,因为我理解的很短时间,也就是两三天吧。面试官还问我在卡巴的待遇,我说了我的真实工资,他说“兔子”在几年前刚入职卡巴的时候,就达到这个水平了。面试官的言外之意很明显,我一个硕士,还在卡巴工作过,竟然还不如“兔子”这个本科生,面试官觉得,我和他相比,学习能力不行,待遇也不行,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了,而“兔子”在他心目中就是完美的存在。

面试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听他讲故事,讲“渣兔”,讲他自己。比如他很早之前就在M公司工作了,后来打算想要自己闯荡一下,就去了北京,他说也没闯出什么名堂,然后又回到珠海了,说珠海现在的待遇还是挺好的,比之前有了不小的提升。另外,他还和我聊到了WannaCry,他说当时国内在应对这个危机的时候,普遍都是两三天才写出分析报告,他说如果能一天就写出分析报告,那么势必会在国内的业界起到引领作用了。我突然明白了,也发现了,相比于卡巴,这个负责人确实还处在史前时期,还认为分析报告比什么都重要,而并没有去研究并采用高级查杀技术来预防这些未知威胁。这就是意识形态上的差距,而且是天壤之别的差距。

面试的最后,他也和我明说了,说不认可我的能力,认为我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但是也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说这几天,让我研究一下他们公司的产品和卡巴产品在查杀技术上的异同,写一份分析报告发到他的邮箱。我心里想着,你不想要我就算了,没必要还旁敲侧击地打探卡巴的查杀技术吧。不由得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面试病毒分析岗的时候,那个面试官也是在不认可我的前提下,问我卡巴斯基的业务流程还有我们是如何收集到最新的样本的。我简直无语。而对于这个“作业”,毕竟我擅长的是病毒分析,实在没研究过杀毒软件的核心原理,我更不可能把我知道的卡巴查杀的情况告诉他,因此报告里面写的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东西。这也就注定了我无缘M公司的结局。

当时我确实有着深深的失落感,突然感觉前路迷茫,我也不清楚究竟是我自己的水平不行,还是说M公司就是不喜欢我这种人呢?考虑到M公司的几名面试官都觉得我不行,看来我只能认为是我自己的问题了。

话说后来我却为M公司培养出来了一个病毒分析师,那个小兄弟是在连什么是动静结合分析技术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我的文章了,还成为了我看雪课程的第一个购买者,后来便成功入职了M公司。知道了这件事,我也很是欣慰,发现了自己在教育领域的价值,我觉得就算我自己以后不能继续在安全圈子中与黑客斗争,但时不时能培养出一些一线工程师,倒也是我自身价值的体现。我觉得,我已经基本达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最高层了。

O公司

我之前投递M公司的两个职位都是在他们官方网站的招聘版块进行的,后来我觉得一个公司一个公司地去找他们的招聘版块实在是没有效率,因此下载了一些手机求职类的APP,上面的职位还真是挺多的,包括大的安全公司也会将自己的招聘要求写在上面,所以我之后的求职主要也就是依靠这些APP了。

其实位于珠海的计算机安全类公司还是挺少的,我先是投了一家没听说过名字,但看起来还是有一定实力的P公司,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我,包括一家在国内也还是小有名气的安全企业也是如此。而某天我在刷职位的时候,发现了O公司在珠海创建了基地,专门做企业版的事务,并发布了很多的招聘信息。于是我在第一时间投递了病毒分析岗,很快就接到了他们招聘负责人的电话,言语之中对我表达了强烈的好感,说我既是这方面出身(专业性足够),并且家也是珠海的(稳定性足够),非常适合他们的公司。但由于他是研究漏洞出身,仅仅问了我最简单的漏洞挖掘知识,对于病毒这块他实在是不擅长,于是就直接把我约去他们公司了,说是见见老总,说老总也是病毒分析出身,不妨让老总问我一些专业问题。

去到他们公司,感觉这里确实是新租用的办公场地,一切都很新,很多位置都还空着呢。直接来到老总办公室见了老总,我觉得他非常和蔼,问的问题也都是大方向的,比如启发式查杀技术之类,另外他也针对于我过往的经历而做了一些提问,总体上来说,没有过多的技术问题,我们双方感觉都不错,最后他和我讲,接下来只要走流程就好,会有北京的同事对我进行部门间的交叉面试。当时我觉得,既然本地老总都看好我了,那么交叉面试就是走个形式而已了。没过几天,我接到了北京HR的电话,也就是简单聊聊,问我为什么回珠海,为什么选择安全这个方向等,最后告诉我,接下来我需要接受北京的技术面试。直到这一步,我觉得我应该是有戏了,入职他们公司应该是没问题了,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而已。过了几天,终于等到了北京的技术面,接到面试电话的时候已经大概是晚上八点了。

我感觉,那个技术的说话语气非常的咄咄逼人,似乎是着急下班,想要早点面试完我一样,问的问题也都是非常的刁钻。之所以说刁钻,是因为我在卡巴一年半的时间里面,根本不需要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仅仅是为了考我而专门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定了这样的一个场景,而不是结合实际来提问的。也许我在这一行工作十年,也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当时回答得很不好,而我当时也对他提出的这些问题产生了质疑,可是他对我的质疑并不买账。他也问我之前在卡巴还从事了什么工作,我说我是启发查杀组的。他也仅仅是哦了一下,和M公司一样,似乎对这种技术不感兴趣。也不知道他是因为不了解而不深入问我,还是说他觉得这种技术太简单呢?最后,他问我有没有哪些问题是他没有问到的,我心想我最想讨论的高级查杀技术,你并不感兴趣,那也就没必要再继续聊下去了,于是也就不欢而散了。

尽管我的这次技术面试也是一塌糊涂,可是我依旧觉得既然地区老总看好我,那么外地部门不可能对珠海的用人策略指手画脚吧。无奈事与愿违,接下来的好多天我并没有收到任何的通知,我后来实在忍不住了,直接给北京的HR打了个电话,又问了问珠海这边负责招聘的人员才知道,自己这次又没戏了,于是也就为我入职珠海的安全公司,彻底打上了句号。

后来又有一个小兄弟,也是看了我的博客认识的我,加了我的微信,他就是加入了O公司。通过聊天得知,他是大专学历,但我从对话中,我了解到他非常地好学,特别是他的朋友圈,隔三差五就会转发一些全英文的技术文章,让我很是佩服。从而也说明了,我们安全领域确实是非常公平的,英雄不问出处。我也经常把他的例子拿出来和我的学生们讲,希望大家明白,这个社会看的是你的真本事,我们还是要趁在校阶段好好学习,好好钻研的。

Q公司

万般无奈之下,我想起在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曾经投递过Q公司的职位,甚至闯入到了第二轮,也就是部门主管的面试。由于主管事先不知道我还没有毕业,所以建议我研三时候参加该公司的校招,并且也相互加了QQ。由于我后来入职卡巴,就没有再与Q公司联系。而这次,我就在QQ上给那位主管发去了我的简历,说明了一下情况,结果他很爽快地就给我安排面试了。可让我震惊的是,我竟然还不如几年前,我这次是直接倒在了第一轮的电话面试环节,根本就没机会到主管面试那一步。好在Q公司的主管不愿意这么快就放弃我,又给我安排了一次安全开发岗的面试,我竟然又没通过。至此,尽管我心里面很感激那位主管,可是Q公司接连两个面试官都不看好我,看来我与Q公司的病毒分析部门确实是无缘了。

不过我与Q公司的故事还没结束,因为我在投简历的时候,除了该公司的杀毒部门,我还投了它的游戏安全部门,也相当于是小小的转行了,可简历投过去结果也是石沉大海。直到大约十个月以后,该部门才想起我,在QQ上问我是否在找工作,有没有兴趣接受一下他们的面试。我觉得不错,很快就进行了第一轮的电话面试。其实那次电话面试我自己感觉发挥得挺好的,也是把我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面试官问的技术问题以及对于我过往的经历问得也是很细。我以为这次能有戏了,不过最后,面试官还是给我出了一道题,让我尝试分析一个crackme,写出注册机,还要写出分析报告,给了我五天时间完成。在他的题目邮件发来以后,我大概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就把答案做出来,并且将解答邮件给他回复过去了。只是由于当时我比较忙,就没写分析报告,仅仅给了成功破解的截图以及注册机源代码。本以为这次应该没问题了,可是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收到对方的回复,就不知道我这次是哪个环节没有表现好了。

尽管依旧没有下文,但不管怎么说,我与Q公司的几位面试官的交流还是很和谐的,尽管没要我,但我觉得Q公司确实是一家很不错的企业,至少并没有对我冷嘲热讽,让我感受到了尊重。

其实我也曾经想过,如果能去Q公司所在的那个城市,尽管可能一周才能回一次珠海,但至少已经不像北京那么遥远,如果待遇还不错的话,我是完全可以去那个城市工作的,但经历了这些不顺,看来我与该城市确实是无缘了。

求职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经历了多次的失败,我觉得自己应该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安全圈子了,甚至能不能回到计算机领域都是一个未知数了。因此这个时候,我的要求已经不高了,就算是回到刚毕业的状态,去做销售也是可以的了。我甚至还去逛了逛珠海的苏宁,发现它在规模上是远远不如当初的长春旗舰店的。以手机销售为例,现在用户的购买方式有很多,竞争已趋于白热化,线下自不必说,很多大型商超都会有手机专区,线上竞争也是尤为激烈,各大电商都在价格、服务以及赠品上做文章,使得非常多的用户会直接选择在线上购物,进一步瓜分了线下市场的份额,7年,已然今非昔比。

这个时候,一个朋友向我介绍了R银行信用卡部门的推广职位。这个职位要求推广人员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R银行信用卡的推广业务,当时为了便于用户办卡开卡,R银行推出了一个办卡二维码,用户使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就会直接跳转到申报界面,然后只要将个人资料填写进去,就只要等后台工作人员审核就好,审核通过就会直接将信用卡邮寄给客户了,非常方便。而这个职位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广这个二维码,可以去线下的一些客流比较大,并且大家又可以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填写个人信息的地方,如各类饭店进行推广,这就需要说服饭店的老板将我们的二维码贴在每个餐桌,这样顾客在等餐的时候,只要有兴趣,就可以申请了。当然也可以去企业进行二维码的推广,主要看个人的能力了,甚至也可以说服一些大型网站把我们的二维码放上去。我还听说一些大城市的团队做得很不错,靠这样的一个项目一个推广员月薪可以高达几万、十几万甚至更高。因为二维码中会包含推广员的信息,成功办理一张信用卡就会有相应的提成。这也就相当于是营销的工作了,似乎又回归了我的老本行。

信用卡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银行的信用卡部门和储蓄业务部门(或者说本部)可以说是相互独立的。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本部的员工基本都是通过诸如每年的校招层层选拔出来的,拥有所谓的编制,比如银行柜台的员工,工作虽然稳定,但是工作压力和强度还是挺大的,前段时间还成为了网络上热点讨论的话题。而信用卡部门的员工基本就是社招进来的了,而且职位更多的是销售,也就是信用卡推广,主要的收入就是赚取办卡成功的提成。并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竞争关系,因为本部的员工也是可以推广办理信用卡的,这就导致两个部门间有时就会出现水火不容的情况。

还有一件事,我以前一直不知道信用卡部门是怎么赚钱的,为什么当营销人员成功办理了一张卡就可以获得提成呢?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信用卡部门等于是将未来可能赚的钱的一部分,分给了营销人员。比如用户成功开了卡,并总用信用卡消费,如果这个用户每月都还清欠款,那么银行自然是没办法赚钱的。但是由于有非常多的用户会将自己的欠款分期偿还,或者每次只还一个最小还款额,于是这就是会出现银行最喜欢见到的情况,也就是赚取用户的利息了。只要用户数量足够庞大,那么支付利息的用户数量也会很庞大,因此初期吸引用户办卡就是保证未来得到丰厚营收的保障。所以不少银行在推广自己的信用卡的时候,往往也会给用户不少的赠品,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聊到了信用卡,其实这些年以来我还真是办过几张卡,是我处于不同的阶段时候办的,也算是各有特色。比如我的第一张信用卡是在我还在苏宁卖苹果的时候办的,当时我们一位卖电脑的厂促不干了,就去转行做了信用卡推广。记得一次我自己在苹果值班,来了一个大哥买了一台苹果笔记本,我还不会装系统,就是请他来帮忙安装的。他离职以后,有一天穿着衬衫西裤回来了,问我们要不要办一张他们银行的信用卡。我当时啥也不懂,心想那就办一张呗。在申请表上填写了信息,还在我工作的苹果专区拍了张照片,以证明我是在这里工作的,之后就等着了。经过了资质审核等流程,最后我的信用卡也是批下来了,2010年,我的额度是1500。当时我对这个数值没有什么概念,觉得信用卡审核部门应该也是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才制定的这个额度吧。比如我只是个普通的营业员,工作可能并不稳定,加上我的收入也不高,那时基本是三千多,估算我的还款能力情况,于是也就制定了这样的一个额度。但是这张卡办下来之后我基本就没使用过,一方面收入确实不高,加上后来离职考研,去北京上学等,也就没有了收入。直至后来讲网课,并且在研三时候去了卡巴上班,我才开始正式使用这张卡,时不时就用这张卡买点东西,这月消费下月还款,我觉得也还是挺方便的,特别是在电商平台也可以刷信用卡,便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于信用卡的依赖。也许是信用卡中心也发现了我的消费能力吧,就把我的额度翻了一倍,变成了3000,但其实也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我觉得额度依然太低,也不能再次提升,于是就在把欠款还清之后,注销掉了。

我的第二张卡是在卡巴时候办的。当时我需要为我的医保办理一张存折,巧的是这家银行就在我们公司楼下,我就趁着不忙的时候下楼,很快就办完了。准备回楼上办公室的时候,银行门口的工作人员问我要不要办一张信用卡,我觉得可以,就填写资料办了一张,很快就给我邮寄过来了,后来也是成为了我的主力卡,直到今天依旧在使用。额度方面,估计是考虑到我是硕士,在外企上班,工资也还可以,于是就给我定为了5W。再后来,也就是去年的时候,我去了一趟上海,回广东那天晚上在上海机场又办理了一张卡。不过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我拿笔填写个人信息了,都是直接在手机上操作了,也算是无纸化办公,也算是科技的进步吧。办下来之后,发现这张卡的额度也不错,于是也成为了我的主力卡之一。

上班

言归正传,回到R银行的故事。由于我当时觉得做销售也还可以,隔壁城市的推广员待遇这么好,我觉得我也差不多能做到。加上当时也有些心灰意冷觉得不能再从事计算机的工作了,因此也就决定去面试看看。其实整个的面试过程还是非常简单的,也就是和珠海当地的老总聊聊,给我介绍一下要做什么工作,展望了一下美好的愿景,并且老总觉得我是学计算机的,应该也可以在互联网推广方面有所建树,也没设置什么阻碍,于是也就通过了面试。

他们让我第二天就上班,由于是在银行工作,所以着装方面还是要正式一些的,因此当晚我就去买了白衬衫和西裤。回想自己上次这么穿,还是在苏宁卖手机的时候,领带衬衫西裤小马甲,就是我们营业员的标配了。但是多年都在随便穿,让我反而很不习惯穿正式的着装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穿好衣服出了门,记得那天是周四,我坐上公交很快就到了R银行。因为还早,我就先在对面的麦当劳吃了一顿早餐,然后才去的公司。突然感觉也许以后这就是我的生活了,每天周而复始,坐公交,吃早餐然后上班。我去得还是挺早的,其实整个信用卡中心也没有多少员工,所以办公区域还是有很多工位的。但是每一个工位都非常小,整个员工办公的区域只有一两台的台式机可以用,其余的全都空着了。因此电脑还是非常紧张的,要排队使用,好在这种工作也不太需要电脑。还有一位老员工,应该是客户经理吧,过了一会也到了,我觉得应该和同事认识一下,便相互加了微信,也好通过他来了解业务,熟悉工作。之后,老总和人事也陆陆续续来了。其实老总那天并没有给我安排什么特别的任务,主要就是让我了解一下未来的业务,然后正好有个潜在客户来拜访老总,老总就让我也跟着听听我们的业务情况,本来老总是想让我也说几句介绍一下的,但我始终没有机会插嘴。客户没多久也就回去了,我也就回工位继续看资料。

这个时候,老总来到那位客户经理旁边,训问他为什么业绩没达标。他说已经尽力了,但是现在环境实在是不好,他和他的手下该做的已经都做了。但是老总还是不满意,言辞变得激烈起来,之后,那个客户经理说要不我不干了吧。这个时候我才终于确认,之前传闻说老总脾气爆爱骂人,果然是真的,我不免有点担心自己的未来。因为老总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工作环境这么压抑,经常处于挨训的氛围,估计谁都不愿意吧,所以经历了老总和经理的这次争执,也确实让我的内心打起了退堂鼓。

尽管我已经来上班了,但是我还没有和银行签订合同。这个时候想起来我之前在Q公司的官网投递的简历还没有回音,于是我就登陆看了看究竟到了哪一步。刚一打开简历页面,人事就过来站在我身后问我在看什么,我吓一跳,但人事也没再继续追问,而是和我说明天会把入职协议带过来,并且让我准备好毕业证学位证这些,明天都要带过来办理入职手续,然后她也就回办公室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看出来我是在投简历,这样,我第一天的上班也就很平稳地度过了。总体来说,我对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领导还是有些不满意的,仅仅是这一天,我就看到老总训斥了老客户经理,其实老总还训斥了人事,因为老总觉得人事在一些事情上有些拖拉,因此我对于这家银行的感觉还是非常负面的。

催账

我所在的这家信用卡中心的办公区域,大部分是如我之前所说的有很多小工位组成的办公区域,而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区域是隔离开的,那就是这家信用卡中心的催账部门了。

要知道,当办理信用卡的用户的基数很大的时候,那就势必会出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情况。按时还款的自然占据了绝大多数,但还是会有一些无力偿款的人存在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催账部门去打电话询问情况,要问清楚是怎么回事,或者建议客户分期来减轻还款压力了。

有一位和我差不多时间来这里上班的“自来熟”的小兄弟,就是属于这个催账部门的。由于他也是新来的,部门领导也就让他先了解一下每天的工作任务,也是比较清闲,因此会时不时地过来和我聊天。于是我就又拓展了知识,了解到了他们这个部门也是很不容易的,可能经常要和用户吵架,因为老赖还是不少的,甚至很多时候要登门去拜访这些老赖,直接上门催账。比如他刚和我说完,就被经理带去登门催账了。另外,他们的基本工资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每月收入完全依靠个人谈判能力,也就是将成功催收回来的钱的一部分作为提成来维持生活这样子。可能吵了一天的架,一分钱都没收回来,还让自己的嗓子哑了说不出话了,直接影响了第二天的催收工作,这就糟糕了。

我和这个小兄弟聊得很愉快,但也感受到了大家的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入职x离职

第二天我又早早来到公司,带来了所有需要的入职材料,那个负责催收的小兄弟也和我一起办理入职,另外还有两个人,应该是负责信用卡线下推广的,我们一共是四个新人。

接下来,人事就带着厚厚的一大叠资料过来了。找了间小会议室,我们几个就坐在里面,开始提交材料并填写各种表格。这里有好多的内容需要填写,我也不明白为啥这么麻烦,直接在协议上签字不就完了嘛。这就使得我们几个在那里埋头苦填了一个小时才终于搞定。然后人事和我们说,我们的这些材料需要寄到总部去审批,然后才可以正式入职,也就是还得过几天时间才能完全搞定。我心想反正也没啥事,那就等吧。

准备完入职材料以后,我们走出小会议室,这个时候正好老总过来了,问人事我的入职是不是已经办理完了,人事说是的,然后老总就交给我了第一个任务,也就是为信用卡的营销推广写一个软文,算是突出信用卡的优势,以说服大家办理。这样的短文我是第一次写,完全没有经验,也就只能凭感觉写了。写完以后忐忑地交给老总看,我也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准备,但老总竟然还觉得还可以,就没有让我做过多的修改,于是我的第一项工作也算是顺利完成了。

这天是周五,也忘记是为什么了,那段时期要求我们全员周六加班,所以我周六也就只能再到银行,又赶上银行因为一件什么事而募捐,我忘记当时的情况了,好像是没有捐,我就觉得又让我加班又让我募捐非常地不爽。于是在周六当晚,我在经过了慎重考虑以后,就给老总和人事分别发信息说我实在是胜任不了这份工作,就不要再给我办理入职了。他们两人倒也是很爽快地回复我说好的,于是我与R银行的故事就彻底结束了。

对于这样的一段故事,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总结,这应该是我最短的一次职场经历了,准确来讲也不算是一次经历,因为连入职都没办,等于说是体验了三天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生活。我觉得自己起初完全不应该来这里上班,不由得想起来我以前在老师那里卖书,还在库房工作的时候,有一个新人来我们这里才待了几个小时就跑了,应该是受不了库房的环境吧。感觉自己和他很像,但却又有些不一样。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早点走确实是正确的选择,否则之后的很多事情,可能完全就会有不一样的发展了。

离家近x工资少

由于面试网络安全的职位屡屡受挫,于是我在求职网站进行职位搜索的时候,已经不再搜索“安全”这样的关键字,而是改为了“网络”、“运维”这样的职位。比如我们现在的很多公司都会需要网络管理员,他啥都要干,像是装路由器、修电脑还有装系统什么的都得做,因此我接下来投的岗位主要就是这个,感觉这个岗位的职位数应该是有很多的,因为只要是家公司应该都会需要这样的人才。尽管我并没有从事过这样的工作,但是相信结合我的学历以及过往的经历和学习能力,应该也是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的。

但没想到的是,我在投递这类工作的时候,依然遇到了一些的挫折。在我广撒网的情况下,前前后后回复我的仅仅只有三家企业。其中第一家是S医院的信息部门岗位,在求职APP上回复我说让我等消息,需要部门领导研究讨论一下之后再让我去面试,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接下来是T证券与U工厂,他俩都表示对我有兴趣,我就分别来讲讲吧。

其中T证券就在我家马路对面,走路过去也就几分钟,非常近非常方便。不过准确来说是在我父母家对面,当时我的新房还没有交付,因此那段时间我是一直在我父母那里住的。我心想以后如果真的要来这里上班了,那可实在是太方便了,早上不用早起,晚上即便加班我也能接受,中午还能回来休息,实在是有点好啊。但就是这个薪水我觉得有些过低了,求职APP上显示是3000~4000,如果这是真的,那我可就完全付不起房贷了。

由于是国企,所以面试的着装还是要正式一些的,我把之前在银行上班时买的衬衫西裤给穿上了。第一轮是珠海的老总以及网络中心的技术主管面试的我,记得当时老总生怕我没听说过他们的证券公司,特意跟我介绍了一下他们在业界的地位,也让我觉得他非常有亲和力。然后技术主管也问了问我对于网络的了解,其实我尽管没有做过网络运维的工作,但至少以前讲过Wireshark网络分析的课程,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我对运维并不是一窍不通。我估计也正是因为学历还有Wireshark的经验吧,珠海的老总以及技术主管并没有问我过多的问题,然后也就说可以了。并且和我讲,如果我能马上入职的话,这段时间应该要加班,因为现在珠海这边的网络需要重构,平时很可能会很晚下班,周末应该也得来工作。我说没问题啊,我家就在对面,这些我都是可以接受的。之后老总问我还有没有什么想问的,我说我比较关心待遇的问题,我看到网上显示待遇是三四千,是这样吗?老总说应该没这么低,实际还会高一些的。我听了以后感觉也不是很靠谱,就算按照老总的说法能高一些,估计也就是五六千,那也还是还不起贷款的。最后,老总说还需要让总部的领导面一轮,让我过几天再来一趟,所以第一轮的面试还是非常轻松的。

过了几天,我又来了,这次是在一间会议室里面,以远程视频的形式由总部的领导来面试我。其实就在进入这个会议室的时候,我就将自己带入到了工作的状态了。我会观察这间会议室里面有哪些网络设备,大概需要怎样进行连接配置,如果报错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进行故障的定位与排除,通过这种“脑补”的形式,我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可以提前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在来之前,我甚至还去网上专门搜索了关于网络运维的书籍,发现既讲软件又讲硬件的书籍还是非常少的,但也打算等我入职以后,买一本好好研究一下。

回到面试,我感觉总部的领导还是很有派头的,嗓门很大,很有国企领导的风范。本以为他会提很多刁钻的问题,但结果没有,更多地是针对于我的经历来进行了解,并且介绍了一下工作,整个过程也是很快,由于珠海的老总当时也在场,于是在和我讲完以后,还和他聊了几句。最后也没说我过了还是没过,但给我的总体感觉应该就是走个形式。面试结束以后,人事和我说需要测试一下我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就把我带到了一台电脑前,打开了他们的一个系统,让我在线进行答题。这些题目都是选择题,内容和软考差不多,可惜我许久不接触这些,导致答得一塌糊涂,最后分数也没及格。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可能要在这一关被刷下去了,人事看了我的分数,也问我为什么分数这么低,我说很久没做题了,一些知识确实有些生疏了。后来人事也没多说什么,让我去三甲医院做一个入职体检,并且准备好毕业证学位证这些材料,而为了验证学历的真实性,还让我到学信网去开具证明。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有学信网这个网站,才知道原来我的本科以及研究生的相关学历学位信息都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查到。几年以后,我提交其它单位的入职材料也在这个网站上打印过证明信息,那就已经是后话了。T证券让我打印研究生学历证明就好,我很快就搞定了,还去了离家不远的一个三甲医院做了入职体检,拿到了体检报告,就将这些材料一并提交了。之后很快就收到了人事给我发来的Offer,其中说到第一次签订合同的期限为三年,试用期为六个月,但是转正后的薪酬并没有明确写出来,仅仅写了个待定。

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很是犹豫,尽管已经有单位要我了,但是这个薪酬我感觉一定是很低的,这样即便是离家近也没什么优势,更何况我的新房子也不在这里,我不可能永远和我爸妈一起住啊,等新房交楼,我始终还是要去那里住的,这样一来距离就远了。综合考虑,避免出现之前在R银行的那种干了三天就不干了的尴尬,我给人事发信息说我还是不去了吧。因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T证券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而且我觉得待遇还是很重要的,必须要让我能够支付得起每月的房贷才可以的。

离家很远x工资翻倍

U工厂也是一家国企,是在我最初投T证券的时候顺带一起投递简历的。当时他们是在珠海的一个工业园区盖了厂,于是需要招聘一个网络管理人员,等于说如果我要是去了,那么整个工厂的网络就由我来负责了。由于珠海这边的场子是新建的,因此技术人员还有一些领导并没有过来,所以我们当时安排的是线上面试,我在家使用QQ视频就可以的了。

没记错的话,当时应该是有三位面试官,整个流程和之前的T证券差不多,也就是围绕着我的经历以及研究过什么技术而展开,感觉也还是走个流程而已,因此面试也是很快就结束了,没过几天也是收到了他们发来的通知,说是让我准备去一趟广州进行现场面试。我心里很清楚,去广州也是走个形式,通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毕竟珠海这边很缺人。突然有些感慨,对比之前面试安全工程师的屡屡受挫,T证券和U工厂的经历可谓是一帆风顺,完全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也许,我真的只适合这种国企单位吧。

我当时不想浪费双方的时间,不想产生不必要的折腾,因此我打算先去U工厂实地考察一下,想综合权衡看看到底值不值得来这里上班。当时在求职APP上,U工厂给出的待遇是70008000,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因为这个薪酬在珠海也算是不错的了,除非进知名IT企业才可能月薪过万,否则七八千就是大部分企业的顶薪了。其实最让我纠结的因素就是距离,我用地图查了一下,它距离我爸妈家是55公里左右,距离我新房也差不多是这么远,如果我能自己开车的话,一路通畅也得一个小时多一点,而要是坐公交的话,就得两个半小时起步了。换句话说,不论采用什么交通工具,上下班一个来回需要25个小时,除非是住在工厂,否则每天的上下班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还是实地看看比较好,找人开车带我过去看看吧。可能由于比较偏僻,加上是新工业园区的缘故,一路上有一大段都是没有修完的公路,普通的小车开着很是小心也很是颠簸,也许硬派越野车才适合这样的路面。最关键的是,在导航的地图上也不能正确显示出U工厂的位置,我们在快到的时候还走错了路,调了个头回来,进入一条极其偏僻的没有路灯的小道,才最终来到了工厂的门口。下了车在附近转了转,感觉距离问题真的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我也就直接回复人事说,我还是不去广州面试了吧,因此U工厂也就作罢了。

小学教师

当我在求职APP上搜索诸如“网络”、“信息”这样的关键字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离我家不远的V小学正在招聘老师。除了语数英以外,还需要计算机类的教师,同时可能还需要负责校园网络维护的工作。我觉得这个岗位不错,于是就投递了简历,很快也就通知我去面试了。

V小学距离我爸妈家大概也就1.5公里,走路一会就到了。在APP上写的薪酬是6000~7000,我认为还是可以的。而且我觉得我应聘这个岗位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一方面是学历绝对没问题,专业也是很对口,最重要的是我以前还有授课经验,尽管是网络授课,但通过这样的经历,也是让我知道了该如何讲课。我觉得自己教成年人都没问题,教小学生应该问题也不大,因此我当时去面试还是自信满满的。

到了学校,先是让我在门卫处等着,需要由学校的老师把我们领进门才可以。这个时候一位学校的老师正好进校门,见到我,问我是不是来应聘的,我说是,她说是计算机老师吗,我说对,然后她问我会不会做小动画会不会做网页,我说这些还真是没接触过,她说我们学校计算机课程打算教孩子们这些。这个时候我就又开启了“脑补”模式,心里面已经在盘算着该怎么学习这些数媒的内容了。其实我觉得V小学的各方面条件正好处于T证券与U工厂之间,比如V小学虽没有T证券那么近,但也没远多少,关键是待遇要比T证券高,另一方面,V小学待遇也许没有U工厂高,但至少不需要我折腾那么远去上班,而且寒暑假还是挺爽的。所以我当时心里就暗暗决定,只要V小学肯要我,我就一定会来这里上班了。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面,也是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个面试者,他们也都是来应聘计算机教师的职位的,算上我在内一共是四个。这个时候,负责招聘的老师来了,把我们几个带进校园,来到了三楼的一间教室,说是让我们先在这里等待一下,之后会一个一个地叫我们过去另外一间教室面试。其实刚才在进来这间教室的路上,我就发现学校的环境还真是挺好的,校舍很新很干净,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我当时是第二个面试的,来到面试的教室,算上刚刚的那位引领我们进校园的老师以外,还有两个老师来面试我。他们先是给了我几张打印好的课本内容,说是一会就让我试讲一下这几页的知识。我看了一下,是教四年级的小朋友如何使用Word的一些简单功能的,看来小学生学习计算机更加偏重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才要求我们教办公软件还有动画这些内容。

我觉得这几页的内容还是挺简单的,也不需要过多的准备,毕竟没有复杂的知识。这几位面试官先是让我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由于是面试老师,因此我重点突出了一下我之前讲网课的经历,以表明我还是有经验的。然后就是试讲环节,其实这个环节我更多地还是依照我过去讲课的风格进行的,我自认为把重点知识都讲到了。但是讲完之后大家却有点沉默,后来那位引导老师终于开口了,而这个时候我也是第一次面对面地被人叫了一声“姜老师”,尽管我还并不是老师,但却感觉非常亲切。他的意思是我教的是小学生,因此也就不能用我刚才的方式方法来教,当小学老师需要有亲和性,要注意语音语气语调。其余两位老师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然后就让我回去了。

虽然他们并没有明确表态说我不行,但我内心却怀有了隐忧,感觉自己似乎要无缘这里了,因为他们并不认可我的授课方式,准确来说是面对小学生时的授课方式。但尽管如此,我依然对自己抱有希望,因为我确实很想来这里,培养祖国的花朵,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由于是只招一人,所以我觉得自己只要比余下的三个人表现得好就可以了,主要是不知道他们的实力背景,所以心里面还是很没有底的。接下来就是在家的漫长等待了,但却始终没有通知我,也就说明我没有通过面试了。

之后,我又投了一家贵族小学的教师职位,结果是石沉大海。于是,我后来也就再也没有投过小学教师的岗位了。

不如考个驾照吧

说到驾照这个话题,我的内心总会涌现出满满的遗憾。因为我家算是比较早就有私家车的了,从小学开始,我爸爸就天天开车送我上下学,当时我爸妈也是希望我能早点把车学会,毕竟有这个条件,相信学起来还是会比较快的。但是我这个人比较怕开车,生怕磕了碰了的,总感觉开车会很危险。因此尽管家里总催,但我也无动于衷,也就一直拖着了。

按照今天的学车潮流,我知道不少人是利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假期学车的,快的也许上大学之前就能把驾照考下来了,而更多的人会选择大学四年报一个驾校去学车。其实在大学阶段学车有很多好处,比如学生能够有优惠价,费用一般会比社会上便宜几百甚至上千。另外很多驾校可以接送学生去练车,甚至有的驾校怕学生夏天练车会热,在整个练车场都安装了棚子,还有就是有的驾校直接就设在了大学旁边甚至是大学里面……种种有利于大学生的举措,也是为了吸引大家早点把驾照考下来。毕竟如果以后毕业了上班了,其实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练车了,而练车又是一项熟能生巧的技术,除非是天才,练了一两次就熟了,否则大部分学员还是要长期地进行练习的。走入社会以后,一般也就只有周六周日有时间,如果遇到996的企业,那么一周也就只有一天才能练车了,但是周末练车的人数铁定是很多的,驾校没办法做到一人一车,粥少僧多,因此大部分时间也就只能排着了。而在大学,只要没课都是可以去练车的,四年时间怎样都能把驾照考下来了。所以后来我当老师以后,和我教的每一届学生都会说希望大家尽快考下驾照,不论未来买车与否都应当有驾照,因为这已经成了职场人士的一项必备技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上了,甚至有些单位会明确要求必须持有驾照,一技傍身,肯定是有用的。

当我还在读本科的时候,也就是2005~2009这四年,我们大学生学车还是非常便宜的,没记错的话也就一千多块钱,相比现在的四五千,当年可以说是白菜价了。最关键的是当时学车的考试项目相对于现在来说也是非常简单的,于是当时我寝室的一个兄弟就趁着这个机会把驾照考下来了。说起来这个兄弟也是很神奇,应该说他很会把握机会吧,他的英语四级也是在四六级改革前考下来的,压线过的,他可以说是老题型的最后一批考生了。之后题型改革,也就是现在的样子,他再去考六级也就一直没考下来,说明了新旧题型的难度差距。大四的时候,他又去考了托业,尽管才五百多分,但也满足了挪威一所大学的要求,毕了业就直接去那里读研了,可谓顺风顺水。要知道,我后来考研备考,为了让自己进入状态也是考了一次托业,我当时可是考了710分呢。这个兄弟去挪威以后,跟着导师做课题,也是各个国家到处调研,一次苹果举行活动,他还抽中了最新款的iPad,看来幸运之神总是站在他那一边。不过他当时考驾照确实蛮辛苦的,我印象很深刻,大冬天的时候,我们都还在睡觉,他就得趁天还没亮的时候起床跑去练车了,要知道,长春的冬天是非常冷的,所以,他运气的背后是对于机遇的把握以及刻苦的付出。

似乎又扯远了,回到我学车的话题。其实我是在刚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天,就下决心要去学车了。因为自己正好有时间,觉得这件事也不能再拖了,越往后肯定是越没时间也是越不想学的。正好驾校的报名点就在家楼下,因此我下了楼直接去报了名。由于我听说手动挡(C1)的驾照会比较难考,而自动挡(C2)就相对容易一些,加上现在的车也很少有手动挡了,因此我选择的就是自动挡(C2)的驾照,也是希望能尽早考下来,最好是在上班之前就考下来。拍了照片,填了申请表,做了体检,交了5000的费用,之后就到了正式学习训练的阶段了。

科目一:认真背题就好

对考驾照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现在的考试一共是分为四个科目,当然有些地方会将科三和科四合并为一个科目,但本质上我们是需要经历四次考试并且都要合格才可以拿到驾照的。广东再早以前还有第五门科目,也就是长途项目,但是在我考驾照的时候已经取消了,也算是降低了考试的难度,毕竟对于没经验的新人,直接让他们开车上高速考试,大家心里面还是很虚的。

在这四门考试科目里面,按照顺序,科目一主要考察的是学员对于交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需要上机考试,全都是客观题,因此基本上只要在考试前把题库的题做几遍也就可以了,也不用老师来教。我也是早早地找了一款学车APP,每天只要不去面试,我就会不断刷题。虽然题库里面有几千道题,但其实很多题目都属于常识,也都比较好理解,也就只有一些个别的需要记忆的题目才会比较麻烦,主要集中在对于数字的记忆上,比如不同的路段限速是多少,出现交通肇事情况该如何处罚等等。尽管我对数字不敏感,总也记不住,但每份模拟卷也仅仅会出现一两道这样的问题,其余的题目我都是可以拿到分数的,因此每次都能有九十多分,我心里面还是非常有底的。

当时,珠海的驾照考试只有金鼎一个考场,也是要求我们每个学员到金鼎学习打卡满足一定的时长才可以进入到下一轮的考试中。当然,驾校都会很贴心地用大巴把我们学员送过来,毕竟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这里每天都有专门的老师来给新学员上关于交通法规的课程,我听了几次,也是把打卡次数凑满了。比较不方便的是,驾校只管把我们送过来,基本不负责再把我们接回去的,这样我要是回家就得坐公交了,但是公交站距离考场的距离还是蛮远的,这个时候只能搭小摩托了。花十块钱让小摩托带我到公交站,然后差不多再坐一小时的公交才能到家,如此几次。

满足了打卡次数,我就直接在网上报名了科目一的考试,毕竟胸有成竹,成绩拿了九十多分,符合要求,因此科一就算是顺利通过了。

科目二:无它,唯手熟尔

到了科二环节,就要实际上车训练了,人生三十年,也是第一次摸车。驾校为我分配了一个教练,让我直接到训练场找他就好。训练场距离我家不算近,由于我每天也没啥事,所以早上基本吃了早饭就直接坐公交去练车了,大约三四十分钟就能到训练场。

早就听说科目二是非常困难的一项考试,挂掉的人不计其数,加上全国的教练都喜欢说很重的话,因此我内心还是有些惧怕的。加上自己以往也不敢开车,所以对于自己科二能练成啥样真是完全不知道。训练场蛮大的,我也是左问右问才找到我的教练,他正在树底下乘凉,同时还指导着一些老学员练车。我说我是新来的,他就把我带到了另一处大树下,这里有几个方向盘模拟器,说今天就让我练习打一天的方向盘,于是我那天别的啥也没干,就坐在那里往左或者往右转动方向盘,包括第二天也是如此。娴熟之后,第三次就让我在一台报废的教练车上去练习真实的方向盘了。我觉得这一项入门练习还是挺简单的,手法已经非常熟练了。大概是我第四次去训练场的时候吧,教练就正式让我上真车训练了。

可以说也幸好是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训练的,因此学员的人数也不是很多,很多时候也就只有我自己而已。相比较于手动挡,报考自动挡的学员数量较少,教自动挡的教练好像也就两三个人,自动挡的车自然也就只有两三辆。我的教练手下共有两辆车给我们学员进行练习,一辆是非常非常老的桑塔纳,另一辆是比较新的捷达。一般来说捷达是不给我们练的,毕竟学自动挡的人也少,加上车由比较新,磕了碰了还是挺心疼的,所以大多数情况,我们都是在老桑塔纳上练习的。

第一次摸车,我还是非常紧张的,但教练应该也是怕我们新人开车出事,因此在油门的后面放了一块砖头,这样我们即便是踩错了踏板,也不至于酿成事故,因此我们实际可以控制的也就只有一个刹车踏板。而会开自动挡的朋友应该也知道,汽车打火启动之后,挂上D档,然后再慢慢松开刹车,车就会慢慢地向前滑行了,这个速度很慢,可以说并不比走路快,对于我们这些新手而言还是比较好把握的。一开始我们练习的是最简单的前进和后退,教练也是想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等对车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进行正式科目的练习,而通过简单的前后行进,也确实渐渐打消了我对于操控车子的恐惧,感觉自己也是一点一点地上手了。

科目二的考试内容经过多次的改革,在我当时考试的时候已经全部升级成电子监控了,这就比我本科那位同学考试的时候要更加地严格,需要我们更加精确地操控才可以。我当年的科目二主要是考察五项内容:侧方位停车、S弯、直角弯、坡道启停以及倒车入库。在这几项之中,坡道启停基本没啥难度,只有手动挡车型才需要多加练习,因为很容易熄火。而侧方位停车基本就是背口诀就好,S和直角弯道练几遍也没啥问题,因此剩下的倒车入库就是公认最难,最需要好好练习的项目了。像是我当时考试,还赶上了考试改革,导致我的教练的学员基本就没人合格,我也看了一下相关驾考新闻,改革后的科二通过率简直惨不忍睹,省内别的城市也是如此,于是也就直接导致了我的教练那段日子的工资很低,毕竟没有学员通过,他就拿不到提成,每月只能拿一千多的保底工资,就让我非常地同情他。而我心里面也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练习,争取一次性通过。另外,虽说我当时才摸车不久,五项考核项目还基本处于不会的状态,但由于我们这里预约科二考试还是有些困难的,因此教练也让我早早预约,我当时也是约了差不多两个月才约上,但也幸好约得早,否则如果等我练好了再约,那就不晓得猴年马月才能预约成功了。

我一开始练车时自然也是把倒车入库作为重点,其实所谓的车库也仅仅是地面上画的一个框框而已,我们需要把车从这个框框里面向左开出来,然后再倒回来,向右侧再开出来,倒回来,于是就完成了倒库的考核。那么在这里一系列的操作里面,左转出库再入库相对难一些,因为出库后还得再开一段到预定位置,之后才能倒回来。不像是右出库,直接开出去然后直接原路倒回来就好,方向盘都不用动。这也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倒库完全就是一项技巧活,但我感觉在这个项目上,教练其实教得并不是很好,这个时候我的学车APP就又派上用场了,因为它针对于科目二的每一项都有视频讲解,将每一步骤需要注意的内容都说得很清楚,我只要像背口诀一样记住就好了。总结来说,首先就是要调整好后视镜,此时的后视镜角度已经不再是为了看侧后方有没有来车,而仅仅是为了看地上的标线,从而确定是否已经到了时间点以进行相应的操作。然后就是根据车身的位置,来确定方向盘是否打满是否需要回正,比如在后视镜中观察,距离边角线一拳距离或者两拳距离亦或者多少多少公分需要怎么操作,此时就要求我们心中具备一定的距离感,包括最后的入库,调整车身姿态,让车子尽量回正,也是需要多加练习的。而我当时也是结合着口诀,加上勤于练习,因此倒库这一项并没有难倒我,甚至教练也觉得我练得不错练得很快,我甚至还指导了几位同学。

当时除了作为学员的我指导了另几位学员以外,我还发现一个大哥也在做指导,而从他的开车手法、教学方式甚至是稳重程度来说,我一直以为他是我们驾校的教练,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大哥也是一个学员,但就是由于赶上科二改革,考试时有个项目始终过不去,因此才一直卡在科二这里的。此时我的内心不免产生了一些隐忧,感觉像大哥这样技术水平的都过不去,那到时轮到我上场了有没有可能考得更糟糕呢?但多想无益,还是好好练习吧。

其实我在练习科目二的时候,可以说正赶上珠海最热的季节,九月左右看似差不多入秋,但太阳依旧猛烈,在车里练个十几分钟,衣服就湿透了,然后过一会,座椅以及安全带上白色的盐就出来了,可以说,天气因素真的是非常打消我们练车的积极性。而且不知为啥,我自我感觉倒库已经练得可以了,但是教练始终没有教我其它的项目,直到有一次下毛毛雨,我依旧去练车,发现只有我自己去了,这个时候教练才开始教我S弯、直角弯以及坡起这些内容,等于是一对一指导了。估计也是由于之前人多,而倒库是难点中的难点,才让我们大家多多练习吧。但接触新的项目,我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的,相比倒库,这三项并不难,加上我之前也是早早看了练车APP中的视频,已经对每一步操作了如指掌,因此这几项对我来说就没啥难度了。而真正需要多练的是侧方位停车,因为它的口诀步骤是最多的,但印象中我也仅仅是练了几次而已,然后就掌握了。至此,科目二的五项内容我也算是都学会了。

当时,在每个学员都熟悉了每个单项之后,就可以开车沿着训练场来将所有项目串起来练习了,毕竟真实的科二考试也是要一气呵成完成五项内容的,因此到了科二训练的最后一部分,算是一次综合的演练了。此时我们每台车的油门下面依旧有砖头,所以大家开得也是很慢,基本不会有啥危险。我练得很勤,同时也在不断约考。而我感觉自己的水平技术和自信心都非常强大之后,也正好约到了考试。

科二考试

尽管平时训练得还不错,我也自我感觉良好,但这段时间全省的科二通过率都是极低的,处于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之下,我内心也确实在犯嘀咕,但行不行都得上了,我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毕竟如果这次没有通过,那么下次什么时候能够再次约到考试真的就不好说了。考场也是比较贴心,在考试之前允许我们这些学员参观一下考场中的道路设施,因为我们平时在训练场进行训练时,地面上除了画有边界这样的必须要有的线条以外,还有教练用粉笔画的辅助线,目的是告诉我们在这个位置就需要打方向盘了。但真实的考场可不见得会这么贴心,加上刚刚进行了改革,考场地上的线条很多都是重新绘制的,更不可能有辅助线条来告诉你每一步的操作位置,但能实地考察,也是一件好事,这样可以让我们知道真实考场和训练场的不同,知道考试项目的顺序,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数。而我也是跟着其它驾校的教练和学员,听他们教练讲解每一步的要点,我也是暗暗记在心里,期待考试时候能够用上。

金鼎考场的自动挡车型考试,只有两三辆车,远不如手动挡的考试车辆多。考试那天我在待考区也是一直处于忐忑之中,心跳得很快。轮到我时,我走向我的考试车,按照流程系好安全带,打火,然后挂上D档,就慢悠悠地出发了。全程没有踩油门,以稳为主。先是侧方停车,尽管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算是个老司机了,但是侧方停车我反而不会了,平时自己开车,能尽量避免侧方停车就尽量避免,因为口诀我早就抛在脑后了,因此当时我在考科二的时候,唯一一项比今天的我厉害的项目,也就是侧方了,因为只要记住口诀,很轻松就能通过的。接下来是直角弯,没有任何难度,再之后的坡道启停,这对于自动挡的我们来说,完全是送分项,唯一的难点就在于停车的时机,这个很难把握,要求是距离前方的地线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不被扣分,但是这条线我们作为司机是基本看不见的,也就完全只能靠感觉了,我也是在这里被扣了10分,但好在这已经无关大局了。因为我之后的S弯以及倒库都是完美通过的,特别是倒库,这个挂科最多的项目,我惊讶地发现考场的“车库”是要比训练场的宽的,这无疑是大大降低了难度。当我完成所有动作,把车从“车库”开出来,车载语音提示我通过了的时候,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稳稳地又回到了起点,欢快地走出了训练场。赶紧给我的教练打了个电话告知了这一喜讯,毕竟我的教练已经许久没开张了,听得出他也很开心,并告诫我接下来要继续好好训练,另外也要抓紧找工作。我内心还是很感激我的科二教练的,尽管他偶尔也会说我几句,但总体上,他并没有传说中那些教练那么恐怖。至此,我的科二也是圆满完成了,但时间还是有点久的,自我报名以来,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考试通过的。

科目三:路考其实没那么难

在顺利通过科目二的考试之后,驾校为我分配了一个新的教练,专门负责我科目三的教学工作。到了科目三,就需要我们真刀真枪地开车上路了,需要完成一系列真实的日常驾驶项目,比如直线行驶、掉头、转弯、路边停车等,而且这些项目都需要在真实的道路上完成。不像之前的科目二,我们是在一个封闭的练习与考试场所,而科目三则是在金鼎考场门口的道路上进行,这条道路虽说并不繁忙,但也是有很多的社会车辆的,除了私家车以外,还会遇到很多的大货车,这样也是在考验我们这些考生的心理状态。

不过科目三也并不是一对一的训练,教练有一辆卡罗拉小轿车供我们练手,真实的考试用车也是这款。这辆车一共可以坐五个人,那么除了教练以外,我们每天基本就是有四个学员练车。我记得很清楚,练习科目三的那几天,为了完全模拟真实的场景,教练都是带我们到金鼎真实的路考考场练习的,但由于考场每天八点就要开始考试,这样就不允许教练车进入了,因此我们就需要在这个时间之前多开几圈。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了,大约四点半出门,教练挨个接上我们几个就往考场赶,一般不到六点就能到了,这个时候天还没有全亮呢,但是考场已经有不少教练车了,看来大家都是趁着这个时候来练习的。

我们几个学员轮流开至少一个完整的流程,一直到八点开始正式考试,我们才离开这里,去到珠海北站那边的一段新修的公路继续练车。由于这段公路还没有正式通车,因此也就几乎没有外来车辆,也都是我们不同驾校的学员在这里练习。由于是新修的道路,因此路况各方面要比考场环境好很多,平坦且宽敞。我们在这里练到中午,然后一起去饭店吃个饭,几个学员AA制,吃完再回来练车,大概练到下午三点左右吧,教练也就把我们送回去了,这样的练习一共是持续了三天。

在练习科三之前,我以为科三和科二一样,练习时间都得一个月起步,结果我听别的学员以及教练说,科三只要练习两三天就足够了,个别的天才练习一天也能通过考试,因此我们这几个练习了三天还是稍微有点多的。其实我内心是想早点结束科三的,因为每天起那么早,来到这么远的训练场,而且中午还不能休息,这一切实在是太折磨人了,因此我在练习科三各项目的时候,也如同科二不再想天天在那么热的天气下练车一样,一直憋着一股劲儿,决心一次通过。而且,有了科二将各个单项“串烧”在一起的经验,我觉得科三的项目反而简单一些。比如一开始在正式练习之前,教练先让我背灯光考试题,因为这是科三正式上路考试前的第一项,如果这个都不过关,那么也就没有路考的机会了。灯光考试也就那么几种情况,所以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准备,加上我考的还是C2,也就不存在C1中非常让人头疼的加减档问题。而在所有的项目中,让我觉得最困难的其实是直线行驶环节。这项内容要求考生在几乎不对方向盘做调整的情况下,保持直线行驶一定的距离,不偏离路线才算过关。但是我却始终把握不好一开始方向盘的位置,使得车辆越开越偏,这样在行驶途中我总得进行调整,可一旦调整,就会认定这个项目不通过,我也一直没有找到窍门,因此整个科目三,我其余项目的练习和实操都很不错,也就直线行驶这一项的成功率在50%左右,所以对于我来说,科三能否通过的关键就在于直线行驶了。对此,教练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而且我的科三也预约成功了,时间就在我第三次训练之后的那一天,所以我也没有机会多练了,行不行都得上了。

有惊无险的科三考试

科三这么容易就预约成功,是我之前没有想过的,也算是和练习无缝衔接了。尽管科二的通过率惨不忍睹,但我听说科三没怎么受影响,还是挺好考的。像是我这个教练之前带的几个学员也都是顺利通过了。以往的科三考试,都是由考官坐在副驾驶进行打分的,因此会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现在不同了,打分完全是电子自动评判,过就是过,没过就是没过。副驾驶坐的是考试中心的安全员,安全员只负责关键时候踩刹车以及考试过程的监视,其余的是什么都不管的,我觉得这也使得考试更加公平。

我考试那天,和考科二时候一样,自动挡的车也是相对比较少,我们这一批考生算上我一共是四个人,我排在第三,和练车时候一样,我们几个考生轮流到驾驶位开一段,每个人有两次机会。其中的第一位考生,一开始的灯光考试就错了,直接错失了第一次机会。第二次,刚一起步,来到斑马线没有减速,直接判定不及格。第二位考生倒是很熟练,各项发挥完美,一气呵成,满分通过,接下来就轮到我了。

当时我一点都不紧张,唯一担心的就是直线行驶部分,我觉得只要这个环节没问题,那么整个科目三也就过了。结果在第一次开的时候果然在这部分栽了跟头,尽管我已经是很小幅度地调整方向盘,从而让车辆保持直线,但敏锐的电子监控依旧察觉到了这一点,直接判定我第一次没有通过,让我停在路边重新开始。其实这个时候我的压力真是超大,但也没办法,还是从第一项开始吧。下车围着车辆转一圈,这个时候正巧有好几辆大货车经过,轰隆隆地并带起了大量尘埃给人以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安全起见,我站在车尾一直没动,直到货车驶离我才完成上车前的检查这个考核项。来到驾驶位准备起步,踩住刹车准备将P档挂到D档,但突然发现不管我怎么用力都掰不动档把。此时我真的很慌,难道这第二次机会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不过好在换挡步骤不是考核项,没有时间限制,安全员看着我一直在努力拨档杆,他也没办法帮我。大概当我松了踩,踩了松好几次刹车,加上我坚持不懈地掰档杆大概十多二十秒吧,终于挂上了前进挡。而第二次进行直线行驶测试,我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更加地小心。应该说也是由于我刚刚开始直线的时候,车身本来就比较正吧,整个过程就几乎没动过方向盘,但心跳却是很快。当系统提示我直线行驶结束的时候,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尽管科三还有几个小项目,但我知道自己肯定是过了,后来仅仅是由于路边停车的距离没有把握好,才被扣了一点分,整体而言,科三终于是有惊无险地顺利通过了。

后来同车的第四个考生也是发挥稳定,一次就通过了。这么看来的话,我们这一车的通过率是75%,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了,看来新政并没有太影响到科三的通过率。当所有人考完以后,安全员就开着这辆车带我们返回考试中心了。这个时候我真的感慨良多,给科三的教练发个信息说了一下结果,而我的整个驾考,涉及到车辆行驶的部分终于全部通过了,万里长征即将结束,终于要胜利会师了。主要是无需再风吹日晒,起早贪黑,听冷嘲热讽,而我接下来也打算加快进度,争取尽快通过余下考试,拿到驾照。

科目四:继续背题X拿证

其实科四和科一差不多,只要在驾考APP上刷题就好,唯一的难度在于出现了多选题,但在我看来这也不算是什么难度了。与科一一样,科四也是要听课的,这次听课的地点换在了南屏的一个培训中心,这里既有老师讲课,也有各种道路安全类的参观活动,也算作是一次打卡签到,但是考试还是要回金鼎考场的。

当时,我的科四很轻松就约到了,科三和科四之所以好约,有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卡在了科目二。而我最后一次来到金鼎考场,也是感慨良多,尽管考试还没有结束,但我很清楚这就是时间问题,电脑答题可比实际上手开车的考试要简单且轻松多了。从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懵懂与忐忑,到最后一次来这里的踌躇满志,三个月的时间也是让我改变了很多,主要是更加自信了,而且即将拿到人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证件。

科四的整个过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很快就答完了题,拿到了通过的通知,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进行宣誓,填好个人地址信息,就回家等着了。大约过了一周吧,我如愿收到了EMS寄来的驾照。其实直至到了今天,我依旧会时不时看看我的这个驾照,比我的硕士毕业证学位证看的次数还要多。因为这个证书是我在克服了巨大的心理障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换来的,有了它,我就可以开着车去自驾,去游览名山大川,从此以后,世界就不再那么大,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也可以像Rocky那样,去挑战世间的极限地形,来一场硬派越野之旅。

如果再结合我之后的经历,假如我没有驾照没有车,我就可能不太会选择我故事之后的这家单位,可能在选择现在的这家单位的时候,也会好好权衡一下吧,也许只会选择离家近的地方上班。毕竟这两家单位距离我家的路途还是有些远的,而如果每天都是挤公交,那么我每天的很多时间都需要花在路上,这样一来,生活的质量肯定会明显下降,就难以维持充沛的精力来面对每一天的挑战了。特别是我在之后的故事中也会涉及,有了驾照有了车,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我在这两家单位巩固了人脉关系。所以时至今日,我非常感激自己在2017年回到珠海的那个夏天所做的这样一个学车的决定,其实这又是一次蝴蝶效应,并且对我还不甚明朗的未来起到了一定的连锁反应。感觉自己这一路走来,发生了多次蝴蝶效应的情况,而且在未来的故事中,我还会多次提及。同时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运气、选择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感受到了,在做出抉择之后,在整个过程里面,拼搏和付出对结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希望大家也能有这样的体会,当某天回想起往事的时候,对于今天的幸福生活,都能够感激当初如此拼命的自己……

看雪讲师

我曾经在第一部小说中讲过,看雪是我们这一行的很多传说中的大神的聚居地,他们基本也都奋战在安全的第一线,特别是这些大神所发表的文章质量,很多也是超出了我当时的水平理解范围,因此看雪在我心目中绝对是传说一般的存在。 如果能在看雪拥有一篇精华文章,对于以后在安全圈的求职应聘,绝对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最开始的时候,看雪只是一个论坛,供大家讨论安全领域的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看雪的业务也是渐渐多了起来,开始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技术峰会,同时还增加了求职应聘、企业服务以及众测等板块。而在2017年的年末,看雪计划筹备课程板块,并发布公告说要招募讲师。当时我也是第一时间看到了这条消息,我觉得我可以试试,一方面是因为我有着比较丰富的网络授课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我的时间比较充裕。而最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之前的课程都是我在去卡巴之前录制的,而在卡巴工作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我就没有再录制任何课程了。离职以后,我也想把我在卡巴的一些积累和感悟以我的方式呈献给大家,培养出更多的后辈人才。

说干就干,我将自己的信息按照要求发给了看雪,看雪很快就回应我了,答应了我的整个课程建设工作的建议。当时我主要想围绕如何进行病毒查杀开设一门课程,因为我觉得现有的文档类资料以及视频资料的论述重点都在于如何去分析一个样本,很少或没有去讨论如何更好地进行病毒的对抗。我觉得我可以填补这块空白,将启发式查杀技术以及一些人工智能技术介绍给大家,从而形成我的课程特色,最后,经过权衡,我将课程名称定为了《恶意程序分析与高级对抗技术》。

尽管我的课程注重于查杀技术的讲解,但是关于如何进行样本分析与判定的知识还是要讲讲的。结合我在卡巴的工作,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篇就先为大家讲解了快速判定的技巧,而这也是我当时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虽然我的计划很美好,但这个时候我已经入职一所高校当老师了,课程任务也比较重,因此我用来为看雪备课的时间就比较少了,但好在我入职的第一个学期就有《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课程,因此我在看雪备课的过程中所讲解的一些知识和内容,修改后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并且根据大家的作业情况,我还可以知道大家对于哪些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这样我就可以把这些内容再次总结,放在看雪的课程里面,相当于专门做了个易错点专辑。如此不断地在真实的课堂上进行试验,根据同学的反馈不断修改与补充,就完成了看雪课程的基础篇的录制工作。

之后的进阶篇我则是进一步根据我的分析经历,比如我在之前故事中提到过的“混淆技术”以及“白加黑”技术等,我分别举了实际的例子进行讲解演示。特别是这个“白加黑”,或者也可以称其为“DLL劫持”,我在前文中还说过我在卡巴时候结合卡巴的启发查杀引擎,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对这类样本进行了查杀,连Rocky一时也没理解这样的方法。但是我在讲课的时候,是没办法运用卡巴的引擎的,因此我当时只能自己写程序,更加灵活与巧妙地实现了这类样本的查杀,并把原理放在了高级篇的课程里面。除了启发式以外,高级篇中我还引入了人工智能中的模式识别技术的讲解,其实这就是把病毒分析的内容转化成了图形图像学的问题。要知道,传统的分析工作中,针对于不同的样本是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技术的,但是采用了我课程中所论述过的模式识别的方法就可以无视所分析的样本类型,而把所有的关于病毒特征提取与匹配的问题转化为图像问题,其实这也是我们当时招来的那位北邮的研究生每天研究的内容。我也希望这些高级查杀的课程能够在学员心中埋下一粒小小的种子,让大家能够真切体会到高级查杀技术的精髓,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结合我课程中所论述的思想,自己尝试去构建高级的查杀技术,从而让那些黑客们铩羽而归,为保卫我们网络的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录课的一些收获

本以为这一系列的课程会很快结束,但没想到从2017年的年末我表示出了开课的意向,一直到2019年的6月份才彻底完成全部课程的录制工作,前后共计一年半的时间。但不管怎么说,也许是慢工出细活吧,我对于这门课程也还是比较满意的,等于是对于我的过去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因为我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到行业的一线去面对全世界的黑客了,教书育人应该是我后半生的主要任务了。如果有朋友能够从课程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并运用于现实的工作中,那么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而在这期间,还真有一位朋友学了我的课程,后来还加了我的微信。一开始他也是一点一点地自学病毒分析的技术的,但是直到看了我的课程才知道在分析的过程中是可以使用动静结合的分析技巧的。后来他也是入职了国内的一家老牌杀毒软件公司,成为了一线工程师。其实这样的例子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因为总会有一些素不相识的朋友加我的QQ或者微信来感谢我,说正是因为看了我的课程,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找到了很不错的工作,拥有了很棒的待遇。每次听到这些,我的内心都会非常地欣慰,我不敢说自己的课程在这些朋友的学习道路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至少,一点点的启蒙作用还是有的,那么这就足够了。因为我当时也是这样学习的,依靠网络上的视频、书中的知识,加上自己的不断实践,将基础一点一点地打牢,从而探索更深的技术。也正是这些朋友对我的认可,让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从而让我决心将更多更好的课程录制给大家。

后来,我在看雪又推出了我的第二门课程——《实战CVE漏洞分析与防范(第1季)》,这也是我的第一门有关漏洞分析的课程,而在未来,我肯定还会和看雪有着更加深入的合作,推出更多的课程,培养出更多的一线的安全工程师。

不敢说名字的单位

言归正传,接下来继续为大家讲讲我求职的故事。经历了之前的多次失败,我最后也终于苦尽甘来,终于有合适的单位肯接收我了,而在挑选单位的时候,由于对我感兴趣的单位不止一家,因此这个时候对我来说也确实是幸福的烦恼,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选择了一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家,而我放弃的这家却给我带来了另一种烦恼,也是很奇怪、难得且神奇的经历了。

这次故事中的这家单位,我就不再以英文字母作为编号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以示尊重,我姑且使用“不敢说名字的单位”作为表示吧。严谨起见,我特意查了一下当年我和这家单位的往来邮件、公示信息、成绩单以及准考证,以确保接下来的故事中不会有什么纰漏。

另外,在本系列小说未来的故事中,也就是当前故事时间节点的几年之后,我还会和这家单位的一个分部有所联系,而这部分的内容我会放在以后再讲。

报名与现场确认

把时间退回到我刚回珠海不久之后的那段日子。八月中旬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了这家不敢说名字的单位发布在网上的一条招聘信息,说是由于工作需要,需要面向社会招聘一批员工。虽然没有编制,但是我对这家单位还是挺感兴趣的,而且我也看到其中有计算机类的职位,我的条件符合要求,于是我就填写好了报名表并发送到了指定的邮箱。在报名须知里面明确提到了,在八月末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一次现场确认工作,这段时间就要求我们准备好现场确认的材料,比如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等,到时一并提交。

这个时候的珠海,不幸遭遇到了一场自然灾害,也就是天鸽台风。我记得很清楚,八月二十几号的时候,台风呼啸了一整天,很多地方停水停电。等晚上台风过去,我走出家门想去吃点东西,赫然发现整个珠海满目疮痍,许多的道路被吹倒的大树所堵塞,陷入了瘫痪的状态。一些大楼的玻璃几乎没有完好的,全都被吹破了。可以说是我从九几年第一次来珠海后,所经历过的最强的台风最强的灾害了。

珠海的灾后重建工作后来也是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这并没有影响到月底的现场确认工作。我如期将各项资料带到了确认现场,工作人员也当场给我制作了准考证。但是准考证上面并没有写明考试时间,而是让我们等通知,然后我也就回去了。

按道理这段时间我应该好好准备考试了,但是招聘公告里面并没有明确写明考试的内容是什么。我仅仅知道这次的招聘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察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但这个基本知识究竟是什么呢?是类似于公考中的行测,还是说类似于软考中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这些内容我是完全不知道的。躺平肯定是不行的,于是我结合这家单位的特点,上网买了一套这个领域正式编制岗位的考试教材,感觉这次的招聘考试应该也是考类似的东西。而这套教材其实也是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的,一个是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另一个则是行测的内容,但相对于公考,这里的行测题还是简单一些的。

于是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一方面在复习,另一方面也是在焦急地等待笔试通知。期间还在某银行上了两天班,还投了外地的几个安全类的岗位,并且收到了家对面公司的offer,也是想着能够多点开花,从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单位和岗位。那个时候的看法是,如果确实不能回归安全圈子,如果我能考上这家不敢说名字的单位,那我就肯定会去这里上班了。

迟来的笔试和面试

这一等就是差不多一个月,九月末的时候,终于等来了笔试通知,考场安排在了一所学校里面。我带着身份证、准考证以及考试用品就来了。尽管已经久疏战阵,好久没参加过这种选拔类的考试了,但是我的心中还是比较平静的。如果追溯到上一次的选拔类考试,那还是在2012年的12月的研究生考试,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差不多五年的时光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南征北战,今日还要为一份工作而奔波拼搏。

我心中之所以会波澜不惊,主要还是因为我临场心理素质不错,从中考开始,一直到高考以及研究生考试,都考到了我能力范围内的学校,尽管研究生一共考过三次,但前两次的失败完全是由于我的个人原因,也就是没有选择正确的高校而导致的,否则我很有希望早几年就读上研。而除了这种选拔类的考试,资格认证类考试中,我的发挥也是总体稳定,比如研究生阶段的四级和六级,都是一次性通过,并没有给我造成多大的困扰和麻烦。而这次的招聘考试,我觉得还是和以往一样,尽管孙子兵法说——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我对于考试的内容,对于对手的情况完全一无所知,但大家都是公平的,每个考生心里面肯定也是啥都不知道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比拼的就是硬实力,就是临场的发挥以及过往的积累,这么看还是比较公平的。

当时我所在的考场基本没有空位,看来大家都很重视这次的招聘。这就与我在几年后参加的另外两场招聘考试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先容我卖个关子,未来的这两场非常重要的考试我会在以后的故事中为大家细说。

拿到试卷看了一下题目,突然感觉喜忧参半。忧的是我之前买的复习教材上面的题型,在试卷里根本就没有。喜的是我发现整份试卷其实考的就是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实际应用技巧,类似于软考。可我毕竟很久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问题了,因此很多的题目我就完全是凭感觉作答的,心想这次可真的糟糕了,估计分数出来肯定是一塌糊涂的。但我也不去想那么多了,这就是我的水平,能力也就摆在这里了,再说,我不会的题,别人就一定会吗?我凭感觉写的答案,就一定是错的吗?就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中,我答完了所有题目,然后也就回家了。

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大概过了三周时间,终于公布了笔试成绩。我是66.85分,竟然排名第一,但也仅比第二名高了0.5分,看来这个职位的竞争还是有点激烈的。而且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这个职位仅仅只有9个人报考,按照3:1的招聘原则,实际招聘人数顶多3人,而算上我在内,进入下一轮面试的一共是四个人,也就相当于是四选三。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优势很大,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因为我比第四名高了6分多,自我感觉已经十拿九稳了。

在公布笔试成绩的同时,公告也发布了面试的时间和地点。日期是在十月末的一天,地点是这家单位在珠海的总部。想想还是有点兴奋的,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到这家单位的总部(之前的现场确认是在另一处的分部),另一方面也是感觉自己的工作终于有着落了。

既然是面试,自然得穿得正式一点,我也是换上了许久不穿的衬衫与西裤,带着证件按时到达了面试地点。我们所有参加面试的人首先被领到了一间很大的会议室,然后挨个去抽签以确定自己的面试顺序。我当时就是想抽到靠前的位置,早完事早回家,也如愿抽中了5号。接下来我们这些考生又被分成了三个批次,每个批次对应着不同的面试室,分别排队挨个进行面试环节。很快就轮到我了,而进入面试室,我突然被眼前的阵势给震住了。类似于小型教室这样的一件面试室,考生是在讲台的位置进行陈述,而我的对面则是坐了两排,共有十几个考官。原以为考官人数在五六个,但没想到这家单位这么重视面试环节,设置了这么多人来进行面试。但好在我心理素质还可以,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吓到我。接下来就开始了我的陈述环节。

其实我们在进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面试的内容,也就是利用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做一下自我介绍,并且讲讲自己为什么适合所报考的这个职位,并没有设置问答的环节。这样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很简单,我正好可以讲讲我曲折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从而凸显我的学习精神和善于吃苦拼搏的态度。而讲到我为什么适合于这个岗位,正好可以结合我的卡巴经历,也就是我也在计算机类的企业工作过,技术上有足够的积累,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我肯定是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讲完了这些,我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然后就致谢离开了。但面试结束并不会直接放我们走,而是来到了另一间休息室,需要等到面试成绩出来之后才能离开。我虽然在刚刚讲的过程中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等待成绩的时候却也是充满了忐忑,也还是很怕另外的三个竞争对手突然超神发挥直接把我给比下去。

感觉这家单位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我的面试成绩很快就出来了,是90.44分。看到这个分数,我又陷入了“不知彼不知己”的状态,也不清楚这个分数究竟是算高还是算低。但既然拿到了成绩单,那么也没什么事了,我也就准备坐公交回家了。下到一楼,门口有个不知道是考生还是工作人员,问我成绩怎么样,我说我是90.44分,她说不错啊,很高啊,然后还问了我报考的是哪个职位。这个时候我估计她很可能是比较早结束面试的考生,由于心里面也没底,就来打探一下大家的情况吧。

之后又等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初,这家单位终于公布了总成绩的情况。我总分73.927,排名我这个岗位的第一名,比第二名高了6.5分,优势还是挺大的,并且还进入到了体检和背景调查环节。而我在看成绩单的时候,发现当初我这个职位笔试考第二的那个考生并没有来参加面试,这就意味着我们三个只要是正常发挥,其实都是会通过招聘考试的了。突然感觉自己之前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似乎没太花多少精力就通过了这两轮考核,似乎,真的可以松一口气了吧。

两轮体验X可能的待遇X背景调查

对于任何一家单位来说,入职前的体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在入学之前,也是要进行体检的。而入职这家不敢说名字的单位,更得进行体检,而且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直接参照公务员级别的标准。

大约是十一月中旬的某天早上,我们所有通过了两轮考核的考生早早来到了这家单位楼下,然后一大群人呼啦啦地统一坐大巴去一家医院进行体检。抽血、视力、耳鼻喉等内外科通通检查了一遍,最后还剩下血压这一项。也许是因为都比较紧张吧,不少兄弟卡在了这里,甚至有人的血压直接飙升到了180,使得我们都很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我也比较不幸地被卡在了这里,但好在平复心情之后,也就通过了。体检中心为我们提供了简单的早餐,吃完我也就回家继续等消息了。

但是过了没几天,我突然被通知要回医院再次做个检查,我心想难道我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我的入职之路难道即将出现反转吗?结果,也正是这第二次的检查,期间确实发生了一件事而使我不再那么向往这个职位。

复查的那天,我按时来到了医院,我并不是唯一需要复查的,除我之外还有大约差不多十个人。每个人需要复查的项目都不太一样,但大部分是需要做一个心脏彩超,可能是因为在第一次检查的时候,心电图有些异常的情况吧。尽管很担心,但我觉得既然有好几个人和我一样,那么估计这次的复查也就是走个形式,因为不可能这么多人的心脏都有问题吧,而之后的结论也的确验证了我的看法,这次的复查其实仅仅是进一步确认一下而已,以证明我们确实是健康的。

当然,这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让我觉得幸好来到这里做了复查的一件事,从而改变了我未来的人生走向的一件事情是,就在我们几个排队等着做彩超的时候,一个投了另一个职位的兄弟和我们闲聊,跟我们讲了一下他所了解到的我们这些合同制员工的待遇情况。他说我们全年的收入大约是6万元,差不多每个月到手4000元,这样工资这部分全年就是4.8万,然后一些重要的节日还会发一些补助,这样算起来全年就是6万。

当时听到这些,尽管我一时无法验证其真实性,但感觉他说的基本就是真的了(几年后了解到另一家单位的合同制员工大概也是这样的待遇水平,才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这个兄弟的说法)。我觉得每月4000块钱的工资和我的预期差距过大,因为我觉得以我的学历还有工作经历,在珠海怎么都得7、8000才能让我接受的,毕竟每月七千的房贷在这摆着呢,是会压着我三十年的一座大山。而4000的工资仿佛回到了2010年在苏宁卖手机的时代,这样我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你这家单位名气再大,我再喜欢这个岗位也不行啊,无情的现实肯定会把我打垮的。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的内心动摇了。一方面是薪水少,另一方面作为合同制的员工,在这家单位肯定是没有升迁的机会的,意味着我要领N年每月4000的工资,此时,响亮的退堂鼓,已经在我的内心狠狠地打起来了。

但是生活还得继续,我也打算试试其它的一些单位,也许有更好的呢。此时这家让我不敢说名字的单位为我们这些新人创建了一个联系群,有什么关于入职的通知都会在这个群里面说。但其实在第二次体检结束之后,也就没有什么重要的流程了,换句话说也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挡我们入职的进程了,入职对我们来讲已然是大势所趋的事情了。接下来还有最后的背景调查环节,需要我们提供过往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中至少四名同学或者同事,并给出联系方式供这家单位调查。于是在征求了同意之后,我就把之前卡巴病毒分析部的四名同事的电话写在了Excel表格里面,在12月初的时候发给了单位以供调查。这件事我在之前的故事中已经讲过了,但其实这个步骤更加是走个形式,大家都是文明守法的公民,都是清白的没有案底,老同学老同事也不可能突然想害你而在背调时说你的坏话,再说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写在背调的名单里啊。这样一来,从8月中旬发布招聘启事开始,经历了漫长的现场确认、笔试、面试、两轮体检以及背景调查这几个环节,一直到差不多12月中旬,前后历时约4个月时间,终于是走完了所有的流程,对于我们来说,入职仅仅是时间问题,接下来只要等通知就好了。

试试高校教师吧

尽管之前在面试V小学时被无情地拒绝,但我觉得不应该因此就放弃当老师的愿望。可我看来看去,小学层面没能再找到空缺的岗位,搜了几所珠海市的中学也没有招聘信息,因此我最后就将目光转移到了位于珠海的大学。

大学的话,一般是不会在求职APP上发布招聘信息的,因此我都是直接到它们的官网去查找的。说起来,坐落在珠海的大学还是有好几所的,这里有985、211重点高校,也有几所国内重点院校的珠海校区(分校)。想起来在2005年,我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还曾经填写过位于珠海的两个校区(分校),当时这些校区(分校)都在珠海建校不久,属于二本B类,或者也可以认为是三本院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学校实力的不断增强,他们也是渐渐巩固了二本的地位,甚至在某些地方是直接按照一本的分数来招生的,而且每年以一本招进来的学生也是有很多,一方面说明考生对这些学校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这些高校教职员工为提升高校教学水平以及就业率等努力奋斗的结果。

大约在2017年11月下旬的时候,不敢说名字的单位的体检环节已经结束了,我也得知了我未来很可能每月只有4000工资的不幸消息。那天晚上也是突然心血来潮吧,上网浏览了一下当初我高考填报过的两所院校的官网,找到了人事招聘版块,发现其中的一所高校并没有计算类教师的招聘计划,而另一所学校W则是长期招聘计算机类的教师。于是我结合自身的情况,投递了该校网络工程专业教师的岗位。两天后,我看见X高校的官网也发布了招聘信息,是教师的岗位,并且还需兼任学校网络中心的安全管理职位。我觉得我还是很合适的,于是也向X高校投递了简历。

X高校的这个职位的投递截止日期是12月的中旬,也就是我差不多还得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知道能不能去面试,所以这段时间还是非常忐忑的。因为从八月初回来一直到现在的十一月末,近四个月的时间差不多是把珠海适合我的岗位都投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我的心里面还是很着急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自己所投递的职位甚至越来越偏,很多已经和计算机安全与病毒分析没有任何关系了,觉得自己已经被无情的现实给击垮了,因此这一个月的等待对我来说可谓度日如年。期间,W高校一直没有回复我,而不敢说名字的单位的背景调查也结束了,也开始了漫长的走流程状态。当时我好像就没再投别的岗位了,主要是也没有可投的了,心里想着要是高校这条路行不通的话,我就去4000工资的单位吧。

十二月下旬的时候,我终于等到了X高校的邮件,说是已经收到了我的资料,让我继续等下一步的安排。而我很快也接到了他们的电话,通知我面试的时间和地点,并且让我带几份简历过去。我很激动,终于有我表现的机会了。因为我最怕的是石沉大海,直接把我扼杀在摇篮里面。当时我心里面也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发挥,把握住这次机会。

试讲

电话通知里面让我直接到学校进行面试,分为试讲以及答辩这两个环节,其中的试讲内容不限,只要是计算机类的课程内容就好。由于我以前录过很多课程,因此可选的题材还是很多的,我希望这个题材能够有鲜明的特色,并且还能凸显我的经历以及我研究过的东西,特别是一些相对高级的技术,于是我就突然想起来之前参加过的“吾爱破解视频教程大赛”,当时我不是获得了第二嘛,也说明当时我的那节课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而且这门课也是我擅长的病毒分析,其中还有传统方式与高级查杀方式的对比,因此从课程设计上来说也是不错的。当时我录制的这节课的时长是将近40分钟,因此我还要考虑一下如何缩减一下时长,只挑重要的说,因为试讲大概只有8分钟左右。于是我就重新设计了一下PPT,删除掉了很多的东西,当时我是想着能够边讲边实际操作,但如果条件受限,只讲PPT也是可以的。万事俱备之后,十二月末的一个下午,我就踌躇满志地出发了。

那天,我又是难得地穿上了比较正式的服装。但与之前那次面试所不同的是,面试X高校我穿的是皮鞋牛仔裤,上身是衬衫以及一件羊毛西服外套,毕竟到了冬天,还是得多穿点的。而且由于学校离我家也是比较远,公交也不太方便,尽管我已经拿到了驾照,但作为新手,开那么远也不适合,因此我是麻烦我爸爸开车送我到的学校。当时心情可以说是五味杂陈吧,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就天天开车送我上学放学,到了而立之年,却还要麻烦他送我去面试,感觉自己似乎辜负了家人的希望。我觉得“哀兵必胜”这个成语很能形容我当时的状态,所以对于这次的面试,对我来讲可谓是背水一战了。

到了学校,由于我提前做好了功课看了地图,所以很快就找到了地方。我从校门走到面试的大楼,感觉这所学校的景致还是非常不错的,冬日的萧瑟并没有让这所高校失去活力,反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厚积薄发,静待花开的盎然生机。这就与我之前经历过的长理工以及北工大产生了很大的区别,有种类似于厦大的感觉。这里的建筑也是各有风格,不像很多学校都是那种四四方方的设计,这里不同的教学楼有着富有诗意的属于自己的独特名称,每栋楼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张扬有的内敛,既有大家闺秀亦有小家碧玉。可以说,刚一来到这里,我就被其中的一草一木给深深吸引了,我认为,这很好地体现了大学应该具有的人文特质。

那天除了我之外,似乎还有一两个应聘者,但我们相互之间并没有交流。我们是按顺序一个接着一个地进入会议室进行试讲的,我排在第一位,所以我也不知道其余的几个竞争对手的实力水平。那天我到的也是比较早,闲暇时远眺山中郁郁葱葱的林木,感受冬日特有的气息,突然感觉自己肯定属于这里。我到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才有人来开门,然后老师们才陆陆续续地进来,他们之间相互问候,看起来也是其乐融融,这也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学院的良好氛围。

进门就可以看到会议室的长桌,短边对着门,二者之间还有一台大液晶电视。大约十位老师陆续落座以后,我才进来,用U盘把自己的PPT拷贝进学院的笔记本电脑里面,这样一会在讲解的时候我就可以把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了。记得很清楚,拷贝之前我还特意问了一下电脑里面是不是没有杀毒软件,我说我一会要讲解病毒的课程,我怕杀软会删掉我的样本。但尽管我已经关掉了杀软,却发现这台电脑里面并没有我所需要的分析工具,因此演示部分只能作罢,我就只能直接讲PPT了。

开始的时候,按照要求,我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说了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与院校,又说了我卖手机的经历以及分析师的经历,接下来才开始正式进行试讲。而且我当时还是坐着讲的,因为没有翻页笔,站着不方便操作电脑来翻页。其实当时的试讲环节,我就没什么好回忆的了,也是把该讲的都讲了出来,过程一气呵成。先是说了一下传统的分析和查杀方法是什么,接着说对于攻击者来讲,可以用很简单的手段突破查杀,因此我们需要利用一些高级且巧妙的办法去应对攻击者编写的这些变种木马,期间还举了二战时德军使用的ENIGMA密码机的例子,用以说明面对机器加密的时候,通过人力进行计算以期进行密码破解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还是要通过专门的破解机器来实现,也就是需要“以机器对抗机器”。那么在对抗恶意程序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靠分析师一个一个地判定并手工查杀显然不现实,还是需要依靠自动化的分析查杀程序才行,也就是需要“以程序对抗程序”……

讲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时间已经超了,这时坐在我对面的一位老师示意我讲到这里就可以了。接下来也是他先开的口,说这个小伙子还是挺不容易的,意思是我个人经历中的转行转得还是挺大的。然后他就没再问了,坐在他旁边的另一位老师简单问了问我一些网络安全的问题,主要是想看看我对于网络安全特别是Web安全这一块究竟有多少理解。接下来就是其余几位老师的提问,比如问我为什么要从北京离职回来,还有老师结合我个人简历上的内容,专门看了我的博客,问了我一些关于游戏是怎么逆向分析的问题。感觉老师们的问题也主要围绕着我过往的经历,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问题,因此整个提问环节也没持续多久就结束了。

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问题了,坐在我对面的那位老师就说我可以回去等通知了。其实在整个面试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这位老师很可能是个领导,比如院长,因为气质很不一样。而我回家之后登录了学院的官网看了一下教师照片,也确认了我的猜想。走出面试的教学楼,我只能自己去坐公交回家。当时这里的交通还没那么方便,我是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才来到公交车站。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那天真的非常地冷,即便我穿着羊毛西服外套,寒气依旧穿透了我的衣服,被冻得瑟瑟发抖,我是一路抖着走到车站的。特别是到了车站等车的时候,停下脚步,感觉更冷了。回想自己在珠海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天气。这也有点像是我当前的求职与生活状态,但我相信物极必反,我相信这是我最后的忐忑,我更相信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已经不再遥远。

说起来,在故事当前时间节点的整整三年以后,我来到了另一所高校,那天同样地也是极其寒冷,甚至超越了我去X高校面试那天的气温,但却让我开启了人生崭新的篇章。突然感觉自然四季与百味人生,就如同是一个轮回,不知道周期是多少,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类似的情景又会再一次出现,如同《爱江山更爱美人》所唱的那样——

往日情景再浮现,藕虽断了丝还连,轻叹世间事多变迁……

我到底属于哪个部门?

没想到学校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大概仅仅过了两三天吧,我就接到了信息中心负责人的电话,说是让我过去一趟,了解一下工作,看看环境。我觉得这也意味着我通过了面试,终于可以来学校工作了。

再次来到学校,这次是直接到了图书馆,因为信息中心就在这里。现在想想,在这所高校工作三年,这也是我唯一的一次来到图书馆里面。那天我先是来到信息中心的主任办公室,主任老师非常热情,还向来这里取资料的学生特意介绍我,说我在卡巴斯基工作过,觉得我对于网络安全是有一定的理解的。然后他和我说,接下来打算让我承担一个项目,是关于学校的一个综合管理系统的,并打算留个作业让我这段时间去完成一下,还说让我去了解一下网站的开发。当时我觉得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次跨领域了,因为我之前研究的是安全方面,现在让我负责开发,很多东西就得从零学起了。突然发现自己到了三十几岁这个年纪在学习新事物时会出现抗拒心理,当然也可能是只有我有这样的心理。也就是怕学新的东西,怕自己学不会,总感觉自己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个不好的想法,于是就努力在克服。崭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呢,现在就躺平了可不行。

接下来,主任就带我来到了我们的办公室和机房,办公室大约有三张办公桌,呈纵向一列摆放,第三个桌子是空着的,主任说这就是我以后的工位了。另两个工位坐着两位老员工,主任也是一一作了介绍,说这两位老师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后我可以向他俩多多交流和学习。然后我们就来到了机房,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参观这么多的服务器,这里很凉快也很吵,我也是完全没接触过这些东西,心想我以后的工作就是要好好地维护他们了。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除了网站开发,还要负责机房运维,要学习的知识还真是挺多的,看来这整个冬天我是不会闲着了。然后主任和我说今天就没什么事了,我可以回去了,让我多了解一下信息中心的工作内容。这个时候我发觉,自己以后的工作可能更多地是运维方面,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学,但其实我还是挺想教书的,问了一下老员工,他们说我也可以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但具体就要等安排了,听到这些,我内心还是有些失望的。

大概是第二天吧,我突然接到了学院的电话,这位老师问我除了学校教师的这个职位以外,是否还有别的选择。我说其实目前我还通过了一家单位的笔试面试,现在就是等着走流程了。这位老师说其实我已经通过了学院这边的面试,但由于我是硕士,现在学校这边原则上是只接收博士学位的老师的,加上我个人在学术上又没有什么成果,因此学校这边如果和我办理聘用手续的话,只能签订编外教师的合同,而这位老师给我打电话,就主要是听听我对此的意见。

这位老师这么说,我就突然明白了,首先学院已经非常看好我的能力了,也是非常想把我招聘进来,但也想知道学校教师这个职位是不是我的唯一选择,所以才会打听这件事。另外,由于暂时没办法解决编制问题,因此也想听听我的真实想法,想知道我会不会因此而放弃这个职位。当时我说昨天信息中心的主任已经让我过去了,还给我安排了工位,那现在这样的话,我到底是属于信息中心还是学院呢?这位老师和我说,我不用去信息中心了,现在是学院想要雇用我,还说院长专门给我配了一门安全的课程。这可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我还真的就是想教安全方面的课程。而且权衡信息中心的运维工作和学院的教师工作,我更倾向于当老师,所以我当时也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这位老师和我约了个时间,因为也是临近寒假,我的入职手续需要在此之前办妥,这位老师让我再去一趟学校去签工作协议并且办理相关的手续,我也是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也让我很是期待,觉得自己终于盼来了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那一天。

签约

又是一个下午,我再次来到了学院办公室。同时我还带来了我的学历学位证等材料,供办理入职使用。负责人事的老师给我拿来了两份合同,合同只有一页,标题是《任务工作岗位劳动合同》,上面有简单的甲乙双方信息以及九个条款。很明显,这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目的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正好是一年时间。尽管签约时候是1月,但我正式上班是在开学后的3月,因此合同也是按照这个时间制定的。

这份合同中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我的工作任务是“学院网络安全维护及信息开发”,也就是说我其实还是以运维+开发的身份被招聘进来的。另外一个是待遇,五险一金自然是有的,月工资保底为3500元,课时费是150元/课时。150元是以中级职称作为标准给我制定的,当时初级是100,高级是200。但是这个课时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一节课的课时,而是要依据一定的算法,比如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课堂学生人数是多少……类似于这样的一些指标而制定的。单从纸面上来看,这样的待遇其实和不敢说名字的单位差不多,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我到底能上多少个课时的课,这可以说是决定我年薪到底有多少的关键。但由于学校是有寒暑假的,这是其他任何行业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也没有做过多的考虑,也就签下了这份合同,也是为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定下了一个很重要的基调。

说到签字,我这个人对笔有着不一样的执着,每当人生中出现了重大的转变,预示着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我往往会买一只笔来犒劳自己。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执念,是因为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曾经拿过全区英语书法竞赛的一等奖。当时我的练习以及参赛用笔,是派克家的“威雅”系列钢笔并配合派克墨水。后来考上研究生,又买了一支派克“IM” 系列钢笔。不幸的是那支钢笔没用多久,笔尖就被我不小心摔坏了,后来我还专门来到了传说中的“广义修笔店”把它给修好了。再后来就到了入职X高校之前,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又稳定了,同时也觉得钢笔不太好用,因为总得带着一瓶墨水,因此我给自己买了一支派克的“都市”系列签字笔。我当时和学校签约,用的就是这支笔。后来也许是情怀使然吧,又买了一支“威雅”系列签字笔,以纪念当初的书法一等奖。而我在写作这篇文章之前的几周,去了一趟杭州的华为全球培训中心学习云计算技术,返程时候,在萧山机场,发现机场书店中的“笔下”系列签字笔很有韵味,在机场看了很久很想买,于是在我回到珠海以后,在他们的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支“轮回小叶紫檀中性签字笔”,充满了国风与古风,我也希望它预示着我人生崭新篇章的开启。

言归正传,后来在开学的时候,院长还单独找我面谈过,主要的意思也是安慰我一下,说接下来让我好好努力,做做项目,搞搞科研,比如争取多发一些论文,有了业绩之后,在学校那边就好说话了,这样我入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了。其实院长和我说的这些,在我当时的内心并没有很大的波澜,我觉得现在自己的状况就挺不错的,我也并不介意自己的非编身份,但努力还是要的,拼搏还是必须的,但我拼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入编,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因为时至今日,我也是这么想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相信,只要自己踏实工作,很多本该属于我的东西最终肯定是会属于我的。如果一开始就那么功利,抱着很大的利益目的,那么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就如同汪国真的诗所说的那样——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今天,我依然如此激励自己。

分配课程

之前在通知我来签约的电话里,我就得知院长打算让我教下个学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课,我还是很兴奋的,因为这正是我擅长的内容,备起课来相信也会非常轻松。这门课是面向计算机系的同学开设的,系主任也很快联系上了我,他先是给我发来了这一届学生的教学计划,这样我就可以知道这批学生在此之前都学习过哪些知识,然后又给我发来了之前这门课的授课教师所使用过的一些资料来供我参考,我需要依据这些材料,再加上我自己的想法,在下学期开学后的两周内将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日历等内容提交到学校的教学平台上。

我简单看了一下之前那位老师的教学内容,他所使用的教材是诸葛建伟博士的《网络攻防技术与实践》,这本书基本涵盖了计算机安全领域的方方面面。按照我自己的经历和研究方向,最擅长的病毒分析自不必说,另外我也能讲一些二进制漏洞的内容以及网络流量分析的知识,但是其余的诸如Web安全等内容,我就没有涉足过了,因此这也就预示着我在这个假期是必须要好好备课的,把自己的弱项补全了。另外,我发现这门课的实验部分,以往用的是专门的靶机实验系统,看了一下内容我觉得有些简单,和现实中还是有些偏差的,因此我也计划下学期17周的实验课程,会依据我的经验来设计一些有趣且真实的内容。尽管这会增加我的工作量,但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

本以为下学期只要讲授这一门课,没想到在二月初的时候,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特意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再加一门叫做《物联网应用》的课程。作为新人,我当然是要迎难而上的,既然学院缺人,我自然义不容辞,因此也就直接答应下来了。这门课是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的同学开设的,我也是很快拿到了往届的材料,和《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课一道,买了几本教材研究。我觉得,物联网这门课,对于我下学期的工作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至此,我就完成了与X高校的签约与课程分配的工作,接下来就是一个多月的寒假(事实上我已经闲了半年了)。学院在3月3号(周六)会举行一次学期初的全体教职工会议,而正式上课是3月5号。这个时候我的内心突然有种复杂的想法,一方面是自己终于稳定下来了,另一方面也在想,对于这么重大的角色转变,自己究竟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的这些任务呢?一切的一切,只有时间能告诉我答案了。

因拒绝带来的严重危机

上面讲了那么多我与X高校的故事,似乎忽视了“不敢说名字的单位”,也没有为大家讲后续的内容,因为既然我已经通过了所有考核,是理应入职的,可我已经签约了X高校,那么我是怎么拒绝这家“不敢说名字的单位”的呢?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讲讲我与这家单位最后的故事,看完这最后一部分的内容,相信大家就能够明白我为什么不敢说这家单位的名字了。

就在十二月初的背景调查结束以后,“不敢说名字的单位”就没有了进一步的消息,一月下旬,这家单位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才在群里通知我们大家说现在所有人的考核与审查环节都已经结束,让我们准备过去办理入职了。由于等待的时间过长,我都差点忘了还有这个群的存在。当时的我已经和X高校签约了,所以我就和这个工作人员说不好意思,我不打算去你们那里上班了,然后我就退群了。没想到这个时候对方一个电话打过来,斥责我怎么可以说不去就不去,让我马上去一趟他们的总部,当面说明情况。

当时我彻底被这家单位的背景以及这个工作人员的气势给镇住了,完全不敢怠慢,换好衣服赶紧出门,第一时间就到了这家单位。由于单位的特殊性,进门时候,门卫还把我的身份证给压了下来。上楼来到约定的地点,这里其实是一间挺大的办公室,有不少工位,墙边有茶几和沙发。我说明来意,这时两个工作人员把我引到了沙发的位置坐下。我认识其中一个就是群里负责我们入职事务的工作人员,因为之前体检就是他带领我们去的。另一个我不认识,估计是他们的领导吧。

一开始,这个领导就和我说,既然已经通过了考核,为什么就不来了呢?我说我已经有了别的选择,他问我是什么选择,我说是X高校。他说X高校有什么好的,他以前负责过X高校的一些事物,在那里并没有给他留下好印象。他让我放弃那边来这边,因为这里打算成立网络安全部门,而他也知道我以前在卡巴工作过,相信在这里我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我说我已经和那边签约了,另外这里的工资我觉得有点低,并且这次的招聘从最开始到现在,前后的时间也太久了,所以我才看了看别的单位有没有合适我的职位。他说这次之所以时间久,是因为之前遇到“天鸽”台风给耽误了,否则招聘流程早就结束了。另外我如果想要编制,未来也可以通过考试得到。而且,单位这次为了招聘,在整个流程上也是花了不少钱,比如请外面的人出试题改试卷,花钱让我们体检之类,如果我现在放弃,那么之前的钱不就白花了吗?

他说了这么多,我还真有点动摇,因为我觉得自己在这里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感觉自己来到新成立的网络安全部门也许真的可以大展才华呢?甚至开始畅想未来在这里工作的每个日子了,比如上班该坐几路公交车,或者自己开车也不错,另外在这里的话,中午的饭菜好不好吃呢……但我还是坚持住了,坚定了自己想当老师的想法,我觉得一方面不能言而无信,毕竟已经签约,另一方面权衡这两个职位,我觉得还是当老师好点。看到我这么坚持,他似乎有些沉不住气了,说幸好我考的不是他们的编制职位,否则就会到我的档案所在地把我在人事系统中拉黑,这样以后再也别想参加编制考试了。我认为这是一种威胁,尽管这个威胁在条件上不成立。可能也是由于时间有点晚了,因为当时已经快晚上七点了,加上他可能也觉得说服不了我了,最后和我说,那就让我手写一份放弃这个工作的说明。我只能老实照做,可写完了一份之后,他看了看说我这个硕士就这样的水平吗?文笔不行,字也不好看。我知道他是在发泄脾气,那好吧,我就再重写一份。第二份我写得就比较小心了,而且我也让一直没开口的那个工作人员帮我拟一下这份声明的内容。这第二份写完,领导才觉得可以,这样他才放我走。我也是赶紧下楼,到门卫那里拿回了身份证,然后赶紧回家了,心想我再也不想来这里了。

突然感觉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我在这里上班,我很大可能性会受到领导的打压不说,而且加班肯定也是家常便饭的。因为当时已经七点了,但办公室还是有不少人在干活,当时看到那样的场景,我的内心真的就凉了一大截,即便现在想想,我依然不后悔当时做出的放弃这家单位的选择。

海滨公园

珠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干净且宜居。这里有着很长的海岸线,沿着这条海岸线,这些年也是修建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比如早期的珠海渔女、珠海大剧院(日月贝)、爱情邮局和灯塔等,而距离珠海渔女不远的位置则建有一座海滨公园。这里有山、有湖、有大片碧绿的芳草地与无数的林木。如果是临近春节,这里还会有花卉展,花卉展最多的是郁金香,争奇斗艳,国色天香。就使得这里成为了旅游和休闲的圣地,想起来我小时候的春游和秋游,就总来这里。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这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它带给珠海人民的情怀。

我的小说不是旅游指南,但我之所以要单独拿一节出来讲讲我和海滨公园的故事,是因为在我从回到珠海开始,一直到入职X高校去上班的这段时间,确实是来过这里太多太多次了。如果大家还记得我之前的故事内容,应该知道我是刚一回来就报了驾校,然后开启了三个月的努力练习考证时光。期间还投了无数的单位,参加笔试面试多次,最终才修成正果的。但事实上,我也会有惰性,我并不是坚持每一天都会去驾校练车,也不可能天天去笔试面试的。其实我当时的一个真实的状况是,只要我不想去练车(其实大部分时间都不想),那么我每天早上大概会临近八点出门,步行二十多分钟到距离海滨公园很近的珠海百货广场,在一楼吃一顿麦当劳早餐(一般是猪柳蛋汉堡加上一杯大咖啡),然后走到海滨公园,坐在湖边的长椅上,望着面前的湖水,听着远处的浪涛发呆。如果有《国家宝藏》或者美剧更新,我就坐在这里用手机看剧。看完之后临近中午,再走回家,路上买一份叉烧饭回去吃,然后整个下午就待在家里了。如果没有新剧可看,我可能会在公园坐一会再去钰海环球金融中心看一场电影,看完之后再买叉烧饭回家吃。那几个月,我也是看了很多新上映的电影,比如《看不见的客人》、《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芳华》等,也算是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做了点微小的贡献。

那段时间,我之所以即便不练车不面试也不想在家待,完全出于一种自卑的心理。不像是我还在读大学时候,放了假可以心安理得地直接在家躺尸,回珠海的那一年我已经31周岁了,依旧赖在家的话,完全属于“啃老一族”了。由于不想听到闲言碎语不想听到过多的唠叨,因此我每天风雨无阻坚持出门。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找工作也是愈发困难,于是也才会有“不管是做什么,只要有单位肯收留我,我都可以去”这样的想法,否则我完全不可能去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上班的。而在海滨公园,我也是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看似学生模样的人来我面前推销清洗液,也有大叔大妈来此旅游让我给他俩拍合照……

那些日子,跌落谷底的心情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间,不满足于现状,亦看不见未来,有种无可奈何的深深无力感。而处处碰壁的经历让我变得很是敏感,不愿意接触任何人,也不想见老同学朋友,每天想的都是珠海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使得我每天只能静静地坐在湖边,感受时光的流逝,体会季节的变换。从夏季到冬季的半年时间,我基本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后来也是种种机缘巧合,才得以转变了身份,入职了X高校,之后便许久不曾过来。

直至三年以后,我才再次回到湖边的长凳,星移斗转,世事变迁,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又坐在这长凳上,往事在脑海中喷涌而出,宛如昨日。尽管这里的景致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于我个人来说,又经历了太多的蹉跎。所幸,此时的心情和当时是截然不同的。毕竟我又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每天考虑的不再是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该如何生存下去,而是思索如何能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更进一步,让学生切实学到东西,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会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想去旅行,想去冒险,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领略更加广阔的世界。也就是说,工作和生活,成为了我人生的主旋律,让我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真好,能悠闲地坐在湖畔,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看远处大海的浪花,前赴后继地冲上沙滩却又退去,人生离合,亦复如斯。沐浴在温暖的晨光之中,惟愿岁月静好,山河无恙。

来个小小的总结吧

故事中这几个月的时间,我所投递所面试的企业可以说是非常地密集,远超出我以往任何一个阶段,但好在这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故事中时间点的自己终于可以暂时稳定下来,无需到处去奔波了。本以为那是今生最后一次为工作而奔波,可没想到几年后的自己却又遇上了一个轮回,再次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于是也让我深切地体会到——

世间唯一有常的事情,便是无常。

这里也先容我卖个官子,后续的神奇经历,我会在未来的故事中为大家讲述。而下一个篇章,就是我整个第二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的内容,精彩中也会孕育着着无奈,也是见证了我从事一个新职业的成长历程。其中会遇到我这辈子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也会推翻我很多的旧有的想法,相信会成为本系列小说中极具特色的故事集合。